第393章,空中飞人(求月票)(4 / 7)

城市要串联起来,只有这样,内地经济发展速度才能够更快一些。

可惜,缺钱也缺人。

是的,缺钱!

此前透过石油危机,他确实是挣了好几千亿美金,而且还持续有收益,今年年中大概率就会结束吧?

不过陈国华已经给中东佬他们准备好了大招儿,到时候他还会继续赚大钱。

唯一麻烦的就是,有些事情可能没那么可控,比如广场协议很有可能不会如期发生。

当然,陈国华会尽可能关注一下,实在不行的话,就主动推进。

反正这就是博弈嘛,就看谁的手段更高明了。

再说了,几千亿美金听着是很多,可问题是需要用钱的地方也多啊。

另外,也是最关键的一点,高铁项目涉及到了方方面面,并不是说启动就能够启动了。

所有的钱,最后还是张继汉他们这些领导来买单的。

总不能是陈国华大公无私,将原本属于科研方面的经费挪用到高铁项目上面吧?

一码归一码,肯定是不能够这么粗暴简单地办事儿的呀。

缺人指的是人才,并不是单纯地缺人。

感慨一句,陈国华将报告放下来,继续忙碌自己的工作。

量子芯片项目部,陈国华走了进来。

“怎么样?测试结果如何?”

章济川抬头,看到是陈国华,顿时苦笑摇头:

“老陈,太难了,结果依然不太理想,我决定再试其他方向,再给我一个月的时间,应该是能够出结果了”

“不急,慢慢来!”

陈国华闻言,并没有觉得奇怪。

只因为量子芯片这项技术,属实是太难了。

作为目前最为尖端的科技,没有之一,它要是能够那么简单被研制出来,那就不叫量子芯片了。

整个项目是在一九七二年夏天成立的,但成立之后,依然花费了不少时间来整理理论知识,还需要弄明白这些理论才行。

所以整体项目进度比之前的极紫外光刻机还要慢很多。

截止目前,项目已经持续了将近九年时间,无损探针仪、激光退火仪、量子芯片设计工业软件、沉积机、聚焦离子束设备、扫描探针显微镜等等全都被研发出来了。

可虽然是这样,距离真正造出量子芯片也还有一段路要走。

相比章济川、薛晋权、赵菊生他们这些人,陈国华更希望量子芯片能够更快被研发出来。

因为一旦有了量子芯片之后,他就可以改进那些超级计算机了。

嫦娥人工智能对超算的需求是非常大的,它需要大量的芯片,特别是高性能的芯片,需求更是恐怖无比。

接下来这段日子,陈国华除了跟进量子芯片项目之外,还跟进了量子纠缠技术项目、百望山项目、霸王号空间运输飞船和嫦娥智能项目等项目。

同时还先后推进了量子雷达、量子卫星等项目。

伴随着量子力学理论层面的完善,加速这些项目的时机早已成熟。

以前就已经成立了相关项目,只不过当时研究人员没有配齐,所以陈国华就没有过多关注。

然而现在不一样了,从前年开始,也就是一九七九年夏天的时候,振华研究所就已经进入到了迅速扩张的时间点。

七九和八零两年时间里,振华研究所都招收了不少优秀大学毕业生,虽然他们想要成为合格的研究员、技术员,还有一段时间,但这就是最好的人才了。

另外,因为改开的缘故,也有不少科研所缩减了项目,振华研究所也从中招收了部分技术娴熟的技术员或是有经验的研究员。

有了更多新鲜血液的补充,振华研究所自然能够开展更多的项目了。

陈国华就必须在自己有限的工作时间里,充分利用时间,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进入春天之后,嫦娥小镇也迎来复工,陈国华当然亲自赶了过去。

“陈主任,真的生长出新芽了,太神奇了”

当陈国华乘坐飞机抵达嫦娥小镇的时候,负责人明善嘉十分激动地汇报了一个好消息。

在大西北阿尔金山山脚下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距离最近的车尔臣河又超过了八十公里,可以说嫦娥小镇这地方实在不是什么好地方。

去年,作为整个嫦娥小镇的负责人,明善嘉当然是惴惴不安,忐忑不已。

然而,陈国华独具慧眼,力排众议地坚持选择了这个地方。

现如今看来陈国华当初真不是乱来,这个地方果然有它独特的关键点。

“好,确实是一个好消息,哈哈!”

陈国华当然很开心。

整个嫦娥小镇就是按照小城市的布局来规划,总共有两个大的湖泊和一条大型护城河。

之所以要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