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资金动向(求月票)(3 / 7)

中低收入阶层的出行工具,并且它的生命力之顽强也是让人瞠目结舌的。

国外很少看到电动自行车的身影,但是在内地,不管是大城市还是农村,几乎是家家户户都有这么一辆小电驴。

俨然成为了每个家庭标配的出行工具,甚至有些家庭是不止一辆小电驴呢。

如此巨大的市场,陈国华如果视而不见,那才是真正的大损失呢。

虽说电动汽车也很诱人,但现在内地很多人,根本支撑不起这样的消费。

并且最为重要的是,大部分有车一族,几乎都是单位配车,自己购买汽车的普通人,真的是少之又少。

也就是那些资本家、教授等一类有钱人,才会购买汽车。

因此,短时间内来说,陈国华是不会进入电动汽车这个领域的,除非出口。

“嗯,招了这么多新人,花钱如流水啊,看来我得抓紧时间赚钱了,否则的话,那么多张嘴巴,怎么养得起?”

自语了一句,陈国华很快就埋头工作了。

说是养不起,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银行账户里还有几千亿美金呢,而且这个石油危机还会持续到八零年,他还能够赚不少钱。

主要是欧美国家从二战之后开始,经过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七十年代三十年时间的发展,早已经积累了不少财富。

这么多钱,陈国华要是不弄点来花花,那都对不住此次石油危机这个天大机遇了。

石油危机是全球性的,而六年之后的广场协议仅仅只是针对东京和柏林这两个地方罢了。

因此,谁更赚钱,一目了然。

即便如此,陈国华还是想要多赚钱,毕竟书到用时方恨少,钱这东西也是一样的道理。

几千亿美金肯定都不是一直躺在账户里当废纸,陈国华在忙碌完自己手头上的工作之后,就会去处理一下这些事儿。

通过白手套企业,陈国华在短短几天时间内,转手就将一千亿美金给花完了。

这些钱可不是简单地花出去了,而是通过并购、收购等方式,入股了不少矿产、石油公司。

不管是北美大陆,还是大洋洲,那都是资本无处不在的国家。

只要钱到位了,没有什么产业是不能够卖的。

何况,那些白手套企业都是通过各种方式,变成了‘北美企业’。

只要是北美企业,不管是大洋洲还是欧洲,他们都不会抗拒被收购,前提条件就是钱到位,一切都好说。

十几天之后,陈国华带着计划书来到了地安门大街,找到了张继汉。

后者看到是陈国华的时候,惊喜地站起来迎接,同时心底泛起了嘀咕:难道是发生什么大事了么?

要知道,陈国华可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主儿,每次都是他去找陈国华,这还是陈国华第一次主动来找他。

真是奇了怪了。

“领导,您看看这份计划书,这是我们振华研究所接下来在内地投资建设的产业,嗯,没有使用什么新技术,就是一些老旧技术而已”

陈国华开门见山,直接就将计划书拿了出来。

“电动自行车策划案?”

扫了一眼计划书上面的几个大字,张继汉顿时读了出来,眼中惊诧万分。

当然,就算是陈国华说了不是什么新技术,张继汉对电动自行车这东西也不是很了解。

从字面意思来看,这就是用电作为驱动力的自行车。

只不过,这东西售价应该比自行车要贵吧?到时候生产出来,会有人买么?

大家都习惯了自行车,也讲究吃苦耐劳。

毕竟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作为活了两辈子的人,陈国华深知一件事儿:吃苦肯定成不了人上人,只有吃人才行!

当然,这句话肯定不符合主流观点,陈国华也不会‘作死’地去发表这样的言论。

“领导,有没有人买,价格如何这些,肯定不是我们现在需要考虑的事情”

见张继汉迟疑地提出了疑问,陈国华笑着解释道:

“项目通过了,我才能够进行下一步,我们内地市场还太小,大家手里头都没有多少钱,这个只能够慢慢来”

“我的想法是电动自行车可以先出口到国外,具体如何定价,我觉得可以参考国外的经济发展水平、税收和人均工资等来综合考虑”

“至于会不会有人买?呵呵,领导,任何商品只要有价值,价格也是基于价值来定的话,那么就不愁没有市场”

如果不是傻子,就不会作出以下傻逼行为:在中东卖石油,在乞拉朋齐卖水。

就算是在北美卖汽车,那都是要有核心竞争力,否则的话,那也是作死。

聪明的商人,都是在中东卖水,在乞拉朋齐卖雨伞雨衣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