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 再端份菜上大宋的餐桌(2 / 3)

残余势力当中就只有委哥宁令实力最强,拥有两万多的军队和数万部族追随。

这种情况下不少人都拥戴委哥宁令,因此他于六月初继位,成为西夏国主。

“委哥宁令估计很快就会派人过来向我们俯首称臣,这个时候就不要有什么犹豫了,我决定出兵。”

赵骏淡淡地道:“一举荡平西夏,西北不需要有什么政权所在,自古以来那都是汉土。党项部落只有两个结果,要么成为汉民,要么就灭族。”

“只是”

大家互相对视一眼,就连素来力挺赵骏的夏竦都颇为犹豫。

“怎么了?”

赵骏看大家的表情,然后稍微思索后,试探性问道:“朝廷没钱了?”

“何止是没钱,都穷得国库跑耗子了。”

夏竦双手一摊道:“知院你不执掌财政部你不知道,现在这国内建设,一年砸下去超过了一亿贯,每年岁收虽然也差不多,但这几年外贸收入比例下滑了不少,朝廷有的时候还得举债度日。”

国债是赵骏很早就提出的理念,直到去年才正式发行,由交子务进行发售。

不过这件事情并没有在民间引起太大的水花。

即便在后世,国债这种事情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都是很遥远的事情,更别说在古代了。

能与交子务有业务的往往都是大老板,买国债进行投资是很正常的事情,普通百姓即便有些闲钱,可也少有信息渠道或者投资意愿。

现在大宋的有钱人很多,每年发行的国债几乎都被买光了,以此让大宋维持一个每年都有一定财政赤字的情况。

这种现象在经济学当中亦是刺激经济增长的重要一环。

“汉龙,我觉得咱们的步子是不是迈得太大了?现在三冗是解决了,军费也少了大半,可修路要钱,建学校要钱,搞基建要钱。”

晏殊试探性问道:“每年的花费巨大,往往每年税收才刚缴上来,就很快又要拨下去,这么搞怕是不能长久。”

赵骏沉吟片刻,目光看向夏竦道:“夏相刚才说外贸收入正在下降,是辽国和西夏的缘故吧。”

“是啊。”

夏竦叹息道:“以前每年辽国和西夏都要大量进口我们的东西,像硫磺之类,一年他们能进几十万斤,其余茶叶、丝绸、铁器、衣物等等,不计其数,现在”

现在随着辽国大败,西夏分崩离析,那种当年宋夏、宋辽之间互通有无的贸易盛况早就不见踪影。

虽然还是有很多边境牧民会与宋国交易,但缺少了国家主体进口以及官方大规模采购战略物资之后,贸易量自然也就大幅度下降。

这就导致大宋虽然目前的硫磺、钢铁、青铜等战略储备资源丰富,却找不到买家,亦不失为一件令人匪夷所思之事。

毕竟这些东西若是以前,那都是被禁止出口的。

“唉,我这工业革命才刚开始呢,就已经开始失去市场了。”

赵骏听到这事也是扶额。

市场对于资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没有市场的话,那对于大宋来说,显然不是一件好事。

“依我之见,不如先暂缓一些大基建项目,把财政省下来打仗怎么样?”

宋绶说道。

“不行,这些项目都是定下来的,岂能朝令夕改?”

赵骏摇摇头。

随后又皱起了眉头。

现在的问题简单明了,就是入不敷出。

以前大宋财政健康的原因有三个,一是解决三冗,特别是兵冗问题,节省大笔财政支出。

二是改革税务,不再是以前那种掘地三尺的税收,能够保证税源稳定且源源不断。

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积极开拓外贸,发展与周边、中东乃至西方产业。

特别是最后一点,如今大宋的外贸贸易额从原来的不过几千万贸易额,如今增长到了数亿贯,按税率来算,每年为大宋带来约三四千万贯财政收入。

可以说外贸已经是大宋最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之一。

其中与辽国和西夏的贸易就很重要,每年的贸易额约有一亿多贯,为大宋持续带来一千多万贯的收入,是相当庞大的市场。

但随着辽国和西夏变成如今这样,市场分崩离析,那自然会影响大宋的外贸额。

“保障财政这种事情,无非就是两种办法,开源节流。”

赵骏沉吟道:“一些不必要的财政支出早就已经缩减过,再节衣缩食的话没有必要,也节不出什么东西来,所以要想搞钱还是得开源。”

“工业时代开源的办法无非两种,一种是向外殖民扩张,掠夺殖民地的财富。”

他继续说道:“第二种就是用农业补贴工业,等工业能力提上来,再生产商品向国外倾销,从而迅速积累财富。”

“后者肯定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