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燕王受难(1 / 2)

不过姚广孝眼中的这抹崇敬也并没有持续太久,因为转瞬之间当思路重新回到整件事情上的时候,他很快就没法保持现在这样平静的心情。

“毛向身边跟随着的人数量本就不小,燕王殿下虽然奋力拼杀,但终究还是被毛骧的图集给打乱了阵脚,并且拖住了时间。

那一边原本已经暂时退却的贼军,听闻这边又响起了喊杀声在接到求援的信号之后,便也很快重新杀了回来。

此时此刻若是燕王殿下决议退出战场的话,其实倒还可以尽可能的保留自身的力量。

但燕王殿下终究是丢不下身后那数百名被掠来的百姓。

之前那伙蒙古人能把这群被劫掠来的人口丢下,是因为他们错判了明军的力量,仓皇逃窜之间无暇处理罢了。

现如今杀了个回马枪的他们一旦发现大明的军队在明面上占据了劣势,他们在突袭失败、已经带不走这些被掠人口的情况之下,那这群可怜的百姓就只有等着被杀这么一个下场。”

姚广孝说到这里眼神里面既有几丝对燕王所做决定的惋惜,同时也有几分对那贼人以百姓性命相要挟的愤恨。

“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燕王

殿下终究还是落了下风。若非通州城的守军,反应还算迅速,这一回燕王殿下恐怕吃的亏远不止现在这样。”

听完姚广孝叙述的场景之后,胡轲对于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也终于在心里捋清楚了。

这件事情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

说简单是因为整件事情放在明面上的信息,已经十分清晰了,就是有一只来自蒙古人的力量,通过小股渗透穿越长城的方式来到了北平城周围。

接下来这支队伍不知道通过何种方式,竟然与前任锦衣卫指挥使毛骧联系上了。

这两方虽然各自的目的不同,出发点也不同,甚至说起来两支队伍里边也不乏血海深仇的敌人。

但在这个阶段里面,他们最大的敌人已经不再是对方,而是横亘在他们头上的大明王朝。

在大明强大威压的迫使之下,这伙曾经也互相拿刀对砍的仇人这个时候为了一个更大的利益,竟然也选择联合起来。

而燕王殿下在这期间是有脱困机会,甚至若非要分兵保护那座破庙里被劫去的百姓,燕王殿下带领自己护卫发动的第一波反击就已经能够收获不菲的战果。

然而事实已经发生,结

果便不容假设。

燕王殿下在这种阴差阳错的情况之下,终究还是落入到了毛骧和他背后人所设计的圈套里边。

不过好在这个时候的大明军队还十分精锐,依然保留着立国之初所历练下来的优良作风。

再加上通州府作为北平城周围极为重要的交通要道,这么些年虽然未曾遭到蒙古人的直接进攻,但担负着粮草转运以及兵员输送任务重任的通州府,其从县令到守城的士卒,也悉数都是曾经真正上过战场,经历过浴血奋战,拼死搏杀的战士。

他们或许许久不曾真正经历过战争的搏杀,但只要战斗号角吹响的那一刻,他们曾经那份已经铭刻在脑子里的,即依旧能够促使他们拿起武器迅速组织起有效的反击。

这样的结果便是燕王在已然受了伤且行将顶不住的情况之下,通州府那边的原因,终于在关键时刻赶到了战场。

这第一波援军或许实力并不是多么的强,但援军的出现就已经说明蒙古人与毛骧这一次制定的突袭已经完全暴露,无论这一只赶来的援军实力到底怎么样,突袭失败就意味着他们的计划已经告终。

而这件事情说复杂则多少让

人觉得有些不寒而栗。

长城的存在所谓的目的便是杜绝小股敌军对大明的北疆进行侵扰。

当大军来临的时候,长城的作用便不再是围墙那般简单,而是转而成为了一条运兵的通道以及警戒信号的传递路线。

如果只依托长城自己的力量自然是无法拦住对方数万大军的南侵,毕竟几万人动起来别说长城了,就是山头也得给你推出一条平坦的路来。

可是对于数量不大的部落来说,数百人的队伍想要翻越过眼前,这组建立在悬崖峭壁之上的长城,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同时长城还有一个重大的作用便是控制边境贸易,将所有的商道都牢牢地捏在了大明朝廷的手里。

些许的走私犯,或许可以通过长城防御的漏洞,将部分货物运输出现在草原文明与农耕文明之间庞大的贸易,显然不可能都通过这种走私的方式。

而众所周知,在双方的贸易上,大明这边握有着绝对的主动。

甚至可以说只要大明将边境所有的贸易互市路线全部控制住,那么草原部落除了奋力一击以外,便只有被随意拿捏的份。

这样一个如此厉害的关节,大明的军队不可

能不加以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