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李文忠的安排(1 / 2)

最终因为李增枝判断的失误,胡轲这小子顺利的逃脱,而那位魏文进也在挣脱的过程当中再次受伤。

虽然最终魏文进在一众著名仪医师的抢救之下,还是活得过来,但已经伤到元气的他下半辈子却只能瘫痪在床,再也没有了重新张牙舞爪的机会。

这件事情原本到此就应该算是告一段落。

燕王已经将所有罪名都揽到了自己头上,而魏文进的下场一定程度上也属于这家伙活该。

并且由于这家伙原本在锦衣卫当中口碑就不太好,就连此时发生这种悲凉事情,也除了指挥室徐允恭之外,也没有人替他喊冤。

这种情况之下,本就是过来传个话的李增枝按理说不应该受到任何的牵连。

毕竟所有事情都和他并没有什么关系,甚至于他最后领着自己的移动护卫前去拦截的行动,非但无过反倒有有功。

如果不是谈李增枝一眼认出了那两个要越狱的家伙,还真有可能就让朱棣和胡轲这一回给顺利逃脱出去。

甚至于在这件事情结束之后,作为锦衣卫指挥使的徐允恭,也难得市侩了一次,请了李增枝吃了顿饭。

酒宴之上,虽然两个年轻人还没来得及学会老一辈的那种辞令,显得整个饭局之间的对话变得异常尴尬。

但到底最后徐允恭还是通过自己的方式将心中的感谢表达了出来。

这种情况之下,完全是被动见证着眼前一切发生的李增枝,按理说应该继续回去做他的先前的工作,依旧会保持着皇帝心腹的这样一个位置。

然而在众人都没有想到,在皇帝陛下都没有主动提出什么的情况下,这位李增枝竟然主动提出了辞职。

虽然李增枝在辞职的过程当中没有明说,而只是用自己欠乏历练这么一句冠冕堂皇的话,来作为借口。

可实际上大家伙也都清楚,此时八成是跟那场轰轰烈烈的越狱案件有关。

一开始当皇帝陛下接到李增枝这份辞呈的时候,毫不客气的就给打了回去。

朱元璋以为这小子估计又是心里哪个事儿扭不过去了,这才将这个那毫不相关的事情全部揽到了自己身上,竟然还搞出了这么一出罢工的故事。

甚至于为了安抚自己,这个好不容易发现的二代子弟中的好苗子。

朱元璋直接把他们父子三人都请到了乾清宫里边,吃了顿饭。

然而皇帝陛下这回,终还是没有想到李文忠家的这个老二、自己的这个孙外甥,竟然执拗到了这种地步。

哪怕自己这个皇帝接连表达了挽留的意思,可人家还是再一次的将他的辞呈递了上来。

而这一回李增枝表达的情绪更加明显,直接在地上来的作者当中说了,他李增枝读书有些少,想要回去跟着老师多读一些圣贤之书。

面对着这样一个明显是用来堵住自己嘴的奏本,朱元璋在觉得好气又好笑的情况之下,也最终给人批示了一个同意。

一来是他自己的耐心,有些消磨殆尽。

作为皇帝,虽然不能说每一件事都能够做到一言九鼎,可在自己身边亲信调动这种事情上,他朱元璋绝不允许自己有被人拿捏的地方。

另外一方面也是朱元璋觉得李增枝这个借口虽然看上去也蹩脚,但到底还是有那么几分意义。

回去读书这种事情,对于任何一个统治者来说都不会是什么坏事。

读书人天然和勋贵之间有矛盾,对于现在的大明来说,读书人越多越好。

因此朱元璋只是稍作思考,便直接给予了同意的答复。

只是没有想到事情到这里,也依旧没有算完。

在得知自家老二竟然干出这种忤逆的圣上意思之后,哪怕自己尚在百里之外,李增枝的父亲李文忠也连夜骑马赶回到了京城之中。

他这一次回来除了要给皇帝陛下道歉之外,另外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事变是要考察一下,自家这个二儿子到底是怎么想的。

那一夜,李增枝的房内传来了阵阵皮鞭的声音。

然而等到第二日一夜没睡的李家中人出来看的时候,却发现自家二公子虽然身上明显带着伤,可眉宇中的那份傲气,却不曾减少半毫。

最终面对着自己家这个无比执拗的老二,军中厮杀一生的李文忠也只得败下阵来。

不过他却并没有完全放弃对老二的培养,第二天进宫的时候,除了跟皇帝陛下道歉之外,顺便也重新替儿子讨了一份差事。

也正是因为李文忠的争取,使得不知道中了什么邪的李增之,最终获得了一个码头守军千户这样一个闲散的官职。

而李文忠之所以没有按照自己儿子想读书的那条线来运作,并不是他不懂得读书的重要性,强迫儿子跟自己走上一样的道路。

相反正是李文忠心里极为清楚,读书极有可能使自己儿子在仕途上更进一步,所以他才在这个时候果断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