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
“这康熙,真是少年性情。”
“一个区区的鳌拜,他居然直接杀了。”
“他不知道杀了的后果吗?”
“他就不担心其他-也人人自危吗?”
李世民也是摇头。
杀鳌拜容易,可是杀了之后问题可就大多了。
而且那鳌拜还有功勋,杀了就不担心兵变吗?
那些将领哪个不会对此而寒心呢?。
“陛下。”
“那康熙八岁登位,年纪幼小。”
“尽管对于朝廷之事有一些了解,但行事还是太幼稚了。”
长孙无忌评价道。
“朝廷之事,在于平衡和忍耐。”
“那康熙少年登位,哪里懂得这个道理。”
“他以为杀了一个鳌拜就能解决事情了吗?”
“真是太幼稚了。”
一个连隐忍都不会的皇帝,很难成就大事。
如那秦始皇,汉武帝,汉文帝,汉宣帝。
他们一开始不都有权臣在旁吗?
可是他们怎么做的?
嬴政只是罢了吕不韦相权,让他回去养老。
文帝是暗示他的舅舅薄昭,你要死,你死了我可以保你一家平安。
武帝的情况也是如此,他也没有亲手杀死窦婴。
汉宣帝甚至一直没有摆脱霍光的影响。
直到他死了,也没有对他进行清算。
如果不是霍家要造反,汉宣帝甚至都不会灭了霍家。
即使如此,他对霍光也是肯定。
麒麟阁十二功臣,霍光排第一。
“稚奴。”
“你可听清楚了。”
“未来你成为皇帝后, 一定不要去行那卑劣之事。”
“这天下间的聪明人,可都是很多的。”
“帝王行事,就要堂堂正正。”
“赢也要赢的让他无话可说。”
面对父亲的教诲,李治恭敬的接受。
“父亲,我知道了。”
“我未来行事, 一定会光明磊落,堂堂正正。”
李世民笑了,他瞥了一眼长孙无忌。
作为帝王,他心中对于权力之争太熟悉了。
别看现在这舅舅和侄子这么亲密。
一旦到了以后,这对君臣之间恐怕也是斗的不可开交。
就是不知道结果如何?
“李治,你会怎么对付你的舅舅呢?”
李世民看着天空默默的想着。
“这康熙,简直是愚蠢。”
“我大明的天下居然就被这种人夺的。”
“真是可恨。”
朱元璋坐在院子里评价着。
“标儿,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呢?”
他想考一考朱标,看看他的想法。
朱标沉思片刻后才道。
“父皇。”
“如果是我,我暂时不会对他如何?”
“我甚至还会放任他,让他的权力越来越大,最好能够目空一切。”
“等到朝廷上其他人都无法容忍的时候,我再一举拿下。”
“而群臣因为鳌拜的嚣张跋扈,那自然不会感到不满。”
“我拿下他,想必群臣不会有什么怨言。”
“而且,我也不会杀他。”
“我会将他一直圈禁在家中,直到他老死。”
“同时,我还会重用他的儿子,让他们家族对我归心。”
啪啪啪。
朱元璋非常的满意。
这才是一个帝王的手段。
像康熙的做法,实在是百害而无一利。
杀了一人,而丢其他人心。
得不偿失。
“那三藩之乱呢?”
“你对付藩王会如何做?”
朱标想了想又道。
“父皇。”
“这些藩王都是在皇太极时期所封,名正言顺。”
“如果他们没有太大的错误,还真是不好处理。”
“毕竟,师出无名。”
“如果是我,我会选择降级削藩。”
“将他们的爵位依次降级。”
“比如他们是亲王,那么的儿子只能是郡王。”
“他们的孙子,只能是国公。”
“长此以往,他们的权力自然会被削弱。”
“这种温水煮青蛙的方式,才是削藩的最好手段。”
朱元璋点点头,又问道。
“那如果他们要不服,反了呢?”
朱标哈哈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