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杜充的罪状(1 / 2)

镇江行宫......

在大臣鄙视的目光中,叛臣杜充被带了上来。

他那生无可恋的神情,已经如同一个死人。

他的脸庞写满了惊慌失措,昔日的威风早已荡然无存。

他的嘴唇颤抖着,却发不出一丝声音,仿佛失去了所有的勇气。

他的眼睛游离不定,不敢与大臣们对视,显示出他内心的极度恐惧。

他的身体也在微微颤抖着,仿佛在等待着什么可怕的惩罚。

而且,他那个“金式”发型,也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

他的头发被剃得精光,只剩下一个光头,这种发型在当时的宋朝被视为叛逆和无耻的象征。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家伙是什么都可以出卖。

他为了向金人表“忠心”,竟然把头发都给剃了,成为了一个秃头怪。

他的这种行为不仅背叛了自己的国家和民族,也背叛了自己的父母和祖先。

看着大臣的目光,他四肢瑟瑟发抖,贼眉鼠眼,心中不知道有多害怕。

这些人都是他昔日的同僚,如今再看到他们,早已物是人非。

他曾经和这些大臣们一起共事,一起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奋斗。

但现在,他却成为了一个叛臣,一个卖国贼,一个无耻之徒。

他知道,自己的行为已经深深地伤害了这些大臣们的心,他们对他的鄙视和仇恨是无法消除的。

现在的杜充,是妥妥的阶下囚、叛臣、卖国贼、无耻之徒。

他的命运已经注定,他将会受到严厉的惩罚,他的名字将会被永远铭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他后悔不已,但已经太晚了,他的所作所为已经无法挽回。

他只能在大臣们的鄙视和仇恨中,默默地等待着自己的末日。

杜充跪了下去,双手也伏在地上。

大臣们也开始对他痛骂起来,一个比一个还难听。

像什么,“杜充,你这个狗娘养的,你死不足惜”,“杜充,你个数典忘祖的卑鄙小人,金人的走狗”.......

当安静下来的时候,赵德基说道:“杜充,近来可好啊?”

赵官家突如其来的一句话,引得大臣们目瞪口呆。

这么严肃的氛围,面对一个这么可恨的叛徒,赵官家竟然像说笑话一样。

没谁了。赵官家真的没谁了。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赵德基身上是有着对杜充的仇恨,可这个事并不是他亲自经历的。

所以,这就有了这个让人很意外的开场白了。

“官家,罪臣无颜再见您啊!罪臣求求您,给我来一个痛快的吧!”

杜充自知难逃一死,所以现在的他真希望赵官家给他来一个最痛苦。

其实,他这样的想法,怕只是奢求。

“痛快?”赵德基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那你想怎么个痛快法啊?”

杜充偷偷的抬起头,往宝座上瞄了一眼,“官家,罪臣只求一死,您赐给我一把刀,我.......我自行了断!”

“哦~这样也未免让你太痛快了吧?我在想,是先砍掉你的腿,还是先斩断你的手,还是说先挖掉你的双眼?”

“官家,罪臣该死,罪臣该死啊!!”

“该死?”赵德基又突然气愤的站了起来,“我跟你说,像你这样的,就是死上一万次也不足以平天下人的愤怒!”

“我待你不薄,朝廷待你不薄,让你从一个庶人到官拜宰相,让你手握数十万大军成为一个统帅,让你拥有了呼风唤雨的权利。我且问你,这可以算是厚恩了吧?”

杜充连忙应道:“是是是!”

赵德基突然极其愤怒的喊道:“那你到底是什么原因要反叛于我,反叛于大宋!?”

杜充眼泪鼻涕都出来了:“官家,臣知罪,臣罪该万死啊!!”

“靖康年间,你任沧州知府。当时金人南侵,从河北逃难而来的人很多,你忧虑怀疑他们是金人的内应,你不论男女老幼全都杀害!”

“你镇守大名府时,自诩“帅臣不得坐运帷幄,当以冒矢石为事”,但金军一来,你却畏敌如虎,不敢与之交锋!”

“你唯一的对策就是下令决开黄河大堤,以此来阻挡金军。可你决了河非但没有阻止金军,还致使当地老百姓被淹死何止数十万,繁华的淮南毁于你之手!!”

“宗泽死后,你代替他的职位。可你接任后,立即反其道而行之。你中止了宗泽的北伐部署,切断了对所有北方民间抗金武装的联系和支援!”

“世人都说,宗泽在则盗可使为兵,杜充用则兵皆为盗矣。你这个败类上任后,不但不再北伐,不再支援北方民间抗金武装,而且还把宗泽已经招抚的抗金武装当作潜在的敌人加以排斥,他们最后被你逼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