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制笔(1 / 2)

王远取来一把剪刀和一些丝线,让吴小海找来几根细竹子,制作笔杆。

笔杆用水煮一下,慢慢烘干。

王远看着杜如晦制笔,直到杜如晦做好一支,自己也学会了,试着自己也做了一支。

杜如晦拿起来试了试,赞道:“贤侄果然心灵手巧,一学就会。”

“杜伯伯谬赞了,我观伯父制笔时胳膊伸着,双目离手这么远,可是眼睛有问题?”

杜如晦点头说道:“年纪大了,双目有些昏花。”

“伯父才四十几岁,怎能言老?小侄知道一种带在鼻子上的镜子,可以改善老花眼,等我找到材料给伯父做一副。”

杜如晦来了兴趣:“哦?不知贤侄需要何种材料?”

王远伸手比了一下:“这么大的琉璃或者水晶两块,但必须要非常透亮,其他材料倒是简单。”

杜如晦神色一黯,不抱希望了,开口说道:“先不说透亮的琉璃非常稀有,便是这么一块恐怕就要数百贯。”

王远摇头说道:“只是这么大的薄薄的碎片就行,打磨一下便可以制成,只是碎片用不了那么多钱。回头我们留意一下,这种东西应该好找。”

“好,以后我也留意一下。”

两人聊着,手中不停,一会儿便制作了大大小小六支毛笔。

王远说道:“杜伯伯,这些足够用了,等过几日去镇里买些纸和墨,让小侄瞻仰下伯父的墨宝。”

杜如晦被拍的心中舒坦,摇头笑道:“呵呵,你个臭小子,不也是读书人吗?回头你也写几个字让老夫瞧瞧。”

“呃,好吧。”自己哪里会写毛笔字,也就前世上小学时练过几天,只会怎么执笔和简单的笔划而已。

就在这时,周大山走了进来,说道:“小郎君,杜公,西面那里的房子建好了一排,请小郎君过去看看,还需要什么?”

王远疑惑地问道:“这么快?屋顶盖好了吗?”

周大山说道:“盖好了,主要是石铁匠那里两个炉子,一天就能打造不少的工具。”

“好,随我去看看,杜伯伯你也去吗?”

“同去,同去!”

来到村西便看到那新建的土坯房,一排三户,连院墙都垒好了。

每户都不大,加上院子也就是大约十米左右,一百多平。

房梁已经架上去了,上面有十几人在铺盖茅草。

前面一排,十几个人已经在开始挖地基了,五六把镐子加上一些铁锹,速度确实快了不止五倍。

石铁匠停下了手中的活,和杨老四几人过来观看。

见到王远,纷纷拱手行礼:“小郎君。”

“杨伯,石大叔,多亏了你们打造的工具,才建的这么快。这两排房子先给乡亲们住,明日我打算在你们住的那里建个炼铁作坊,以后你们就住在作坊里,你们看如何?”

“我等全听小郎君的。”

王远说道:“好,先随我进去一观。”

众人走进一个院子,院墙都是用石块垒成,缝隙填充了泥巴。

进入房屋,每户三间房屋,一个正门开在正中间的房屋,两边房屋可以根据自家的情况,做为卧室或做为储存室,典型的后世农村的房子。

王远问道:“各位看看,每家都照着这样的房子来建,是否合适?”

杨老四开口说道:“小郎君,这比我等以前的茅草屋子简直好太多了。”

“是啊,是啊。”众人齐声附和,就连杜如晦都捋着胡须不住地点头。

王远见都没什么意见,开口说道:“小海哥,去把昨天垒火坑的那些人叫来。”

“喏。”

王远来到院中,四处看了一下,伸手比划着说道:“若是哪家人口多了,可以院子里建个储藏屋,还可以栽上一棵果树,或者开块菜园,建个猪圈羊圈,搭个鸡窝什么的,到时候粪便还可以肥地。”

忽然一拍脑门,这不说粪便还好,这一说才想起,忘记了让人盖茅厕。

杜如晦问道:“贤侄,发生了何事?”

王远说道:“忘了交待他们建个茅房。”

杨老四笑道:“咳咳,小郎君,这种小事就不用操心了,到时谁家想建在哪里,就让他们自己建造就成,咳咳,找两个人帮忙,半个时辰就能建成,咳咳。”

王远点点头,心想也是,自己总不能什么事都能想到,事无巨细,不可能都安排的很全面,以后谁家缺少什么,让他们自己调整就是。

这时吴小海带着十几人走了过来,连老李头也颠颠地跟着。

王远瞅了他一眼,问道:“老头儿,席子编好了吗?”

老李头阿谀地说道:“放心吧小郎君,两张席子都编好了,门窗也都差不多装上了。”

“行吧。你们先跟我进来。”

走进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