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已经逃出来了,那自然是没了再回去的心思,与其跟着一个不知何时便会让自己丧命的将军,还不如早点儿回到家乡,带着家人远走他乡,从新开始呢。
如若可以,去敌营投诚也不是不行。
反正敌营内,无论是待遇还是军心都远非曹魏大军可比。
本着这样的想法,夏侯淳又怎么可能收拢得回军心?
莫说军心,境内百姓之民心他都得不到!
就连氏族阶级都不见对他有半分维护之心,先前那些个忠于曹魏的地方官员也有不少绝了继续卖命的心思。
一场人为的洪水,叫夏侯淳失了过半的士卒,没了东郡百姓的民心,更少了一心为他谋划的地方官员。
在此情况下,他除了败走,再无任何办法。
很快,随着大军的离开,东郡彻底失守,濮阳城也成了个岌岌可危的地方。
整个东郡因为戏煜而蒙上了一层阴影,但这只是对东郡官员们而言,至于百姓们,一个个高声呼吁着让他们归顺天子,远离曹魏逆贼,顺应天命。
就在东郡动荡不堪的时候,天子的一封罪己书,让这场动荡的范围和影响愈发广大。
罪己书中,刘协写道对自我行为的检讨,对水淹东郡之行为的无奈、愧疚和不得已而为之的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