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辛和捷普利克的德军,心里肯定经过了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觉得留在城市只会遭遇毁灭性的打击,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放弃城市,向有更多德军集结的方向撤退。”
听完索科夫的话,科什金还感觉像是在做梦,按照他的想法,就算海辛的守军人心惶惶,要想夺取这座城市,怎么也得打上一场恶战,谁知如今却是兵不血刃,就解放了这座城市,怎么看都不真实。
索科夫看出了科什金的疑惑,笑着说道:“科什金中尉,我觉得海辛的守军指挥官,是一个非常识时务的人,他知道就算依托工事坚守,也支撑不了多长时间,倒不如主动放弃城市,撤退到友军更多的地区,这样才能确保自身的安全。”
科什金所考虑的问题和索科夫不同,他试探地问:“他这样擅自撤退,难道不担心受到处罚吗?”按照他的想法,假如这种指挥官是自己人,敢在未得到上级的命令前,就擅自放弃城市撤退,那等待他的就只有一个下场——被枪毙。
“不会的。”索科夫摇着头说:“德国人的思维方式和我们有很大的区别,明知道继续坚守下去是死路一条,还要留下来,这是不明智的。表面上看,德国人放弃了一阵地区,似乎是吃了大亏,但从全局来看,却不一定。”
反正还有两个小时才能到达海辛,索科夫闲着也是闲着,不如给科什金科普一下,让他也学点东西:“你想想,德军放弃的阵地,我们要接手的话,势必会分出一部分兵力用于防御,如此一来,就削弱了用于进攻的部队。
而德国人呢,看似丢失了很多的地盘,但他们却把有生力量集中到一个地方,并在局部地区占据了优势。等我军无力再进攻时,他们出其不意地来个反击,完全可以击溃我们的进攻部队,而让局面朝着有利于德军的方向发展。”
虽说车内都是靠得住的人,但索科夫却没有举具体的战例,除了让科什金自己琢磨外,还可以避免在无意中得罪人的情况发生。
“我明白了,司令员同志,我明白了。”科什金跟索科夫的时间不短了,考虑问题的方式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改变,他只琢磨了极短的时间,就领悟了索科夫要表达的意思:“比如说我们和德军各有一百人。他们的一百人,原先要防守10个地方,每个地方只有十名守军;而我军呢,有了这一百人的队伍,不管向他们哪个防御地带发起进攻,都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如今德国人放弃了其中的九个阵地,把一百人都集中在最后的阵地上;而我军呢,占领了德国人放弃的九个阵地,每个阵地都留下十个人防守,就意味着,我们只能用剩下的十个人,去进攻有一百名德国人防御的地段。如此一来,我们的进攻肯定会失败,而德国人就会趁机反击,逐一消灭我们分散防御的部队……”
“没错没错,科什金中尉。”见科什金不光领悟了自己的意图,还解释得如此清楚,索科夫感到了欣慰:“你分析得很有道理,就算以后安排你到哪个团里去担任参谋,也能很快得到上级的器重。”
但科什金对当参谋似乎一点兴趣都没有,他摇着头说:“司令员同志,我宁愿到前线带兵打仗,也绝对不会去什么指挥当参谋。”
科什金的这种反应,索科夫倒丝毫不感觉意外,在苏军中一向有轻视参谋的传统。比如说白俄罗斯方面军的参谋长马利宁,长期从事的就是参谋工作,但在部队里的存在感却不高。后来罗科索夫斯基找到一个机会,推荐他担任集团军司令员,以摆脱他的参谋身份。不过马利宁谢绝了罗科索夫斯基的好意,继续留在司令部里担任参谋长一职。
“既然你不想当参谋,那我也不勉强。”索科夫觉得卢涅夫出于信任,把科什金塞给自己,就是想为这位部下谋取一个好的前程。既然他不愿意担任参谋的职务,就可以考虑将他安排到作战部队去:“等这次战役结束后,我会让你到基层作战部队,去当个连长甚至营长,不知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司令员同志,”没想到科什金对索科夫的这个安排,依旧是摇头:“我还是希望能留在你的身边。”
“科什金,这一点你可要考虑清楚哦。”索科夫提醒对方说:“留在我的身边,没准建功立业,这意味着晋升的机会很少。你总不能等到战争结束后,同期的指挥员都成为了少校、中校甚至上校的时候,你还委委屈屈地扛着个中尉军衔吧?”
索科夫的这番话,让科什金有些动摇,假如继续留在司令部,负责保护索科夫的安全,那么自己的上升空间就不大,真的有可能像索科夫说的那样,到战争结束时,自己还只是一名普通的中尉。
但转念一想,卢涅夫既然把自己派到索科夫的身边,恐怕会有更深远的考虑。假如自己此事答应索科夫,但基层部队去担任指挥员,没准会辜负了卢涅夫的信任,所以最好的选择,就是继续留在索科夫的身边。
主意打定,他对索科夫说道:“司令员同志,我还是喜欢留在司令部,在您的身边,能学到不少有用的知识。”
“好吧,科什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