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条条大路通罗马(1 / 3)

金陵,川海材料研究所中。

徐川和张平祥两人依旧在忙碌着优化高温铜碳银复合超导材料的物理性能。

时至今日,两人已经在各自的路线上展开了不同程度的深入研究。

实验室中,张平祥手中带着一份材料和一份数据报告找到了正在研究如何将石墨烯晶须(纤维)增韧到铜碳银复合材料上的徐川。

“稍等一下,张院士。”扭头看了一眼张平祥,徐川笑着招呼了一下,转头继续自己手中的工作。

过了十来分钟,处理完手中的材料后,他才直起身走了过来。

“怎么样,你的研究结果如何?”徐川好奇的问道。

这些天的时间过去,这位张院士一直都在实验室中研究氧化锆掺杂优化路线,进度肯定是有的,只是不知道有多大。

张平祥摇了摇头,将手中的材料和报告递了过来:“没有太大的进展,我已经尝试过十多种不同的手段了,掺杂了氧化锆原子的铜碳银复合材料的脆性和韧性并没有太多的改变。”

“如果过量掺杂的话,的确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韧性;但过量掺杂会导致超导性能直线下滑。”

“你之前的推测是对的,氧化锆掺杂这条路大概行不通了。”

闻言,徐川也没有太多的意外。以他现在的能力,要判断一条路是否可行虽然做不到百分百精准,但至少还是能给出一些建议的。

张平祥院士的失败,也在他的意料之中。

氧化锆原子掺杂进高温铜碳银复合超导材料中,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晶构和原子结构。而这两块改变,超导材料的超导性能势必会跟着受到影响。

翻了翻手中的检测报告资料,徐川又捏了捏手中的样品。

不出意料的,张院士的研究算是失败了。

少量的掺杂没什么太大的意义,无法改变超导材料的物理性能。

而大量的掺杂的确能改变脆性和韧性方面的东西,但会大幅度的降低超导性能,尤其是在tc临界温度和临界磁场这两块,受到的影响尤其大。

这两方面受到严重影响,他手中的这份超导材料差不多可以说是废了。

“你这边石墨烯方面的研究做的怎么样了?”

放弃掉氧化锆掺杂这条路线后,张平祥院士也没有过多的纠结,毕竟在材料领域,一条路行不通死磕是不行的。

徐川挠了挠头,笑道:“前两天在忙一些其他的事情,这两天才开始研究,目前还没有太多的进展。”

闻言,张平祥摇了摇头,有些感慨道:“伱研究的东西也太多了,要是专心在一门上突破”

他话没说完,不过话语中的意思两人都明白。

徐川笑了笑,道:“其实我觉得还好,很多学科和领域都是相辅相成的,比如我不学数学的话,那今天的川海材料研究所也没有那个材料计算模型。”

张平祥院士点了点头,道:“这倒也是。”

“算了,不说这个。”张院士跳过这个话题,接着道:“关于石墨烯晶须(纤维)增韧的实验,如果你不介意,我这边来给你打个下手;或者你将你实验的想法路线和我说说,我帮你做一下其他的线路。”

“我估计你现在手上有不少其他的事情要忙,实验室这边,恐怕没多少时间吧?”

徐川有些不好意思的点点头,道:“的确,我最近没多少时间在实验室这边做实验。”

他最近的事情有点多,cern那边的订单要沟通,可控核聚变项目要管理,还有等离子体湍流数控模型如果彭鸿禧那边谈下来了,他也要亲自过去庐阳那边进行指挥。

毕竟没人比他更熟悉等离子体湍流的数学模型,如果到时候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问题,他可以在现场随时进行调整和处理。

张院士笑道:“既然这样,我来接手相关的实验就好了。”

“你那篇高温超导材料的机理论文给我看,对我的启发和帮助很大,我也需要一些实验机会来验证一下,正好你这边有免费的材料实验室和设备给我使用。”

徐川想了想,道:“既然这样,那就多有麻烦张院士了。”

张平祥笑着说是借川海材料研究所的免费实验室用,但这只是帮忙的理由而已。

他这种在两院院士中,也是金字塔尖的顶级材料学大佬,还怕没有实验室和设备用?

不过情分这种东西,不需要多说出来,记在心里就行。

不得不说,自从他回国后,一路走来遇到的国内的这些学者,无论是在学术还是品性方面,都可谓是优秀的代表。

当然,这也和他并不怎么拓展自己的人际关系圈有有关系,一直以来,他认识这些国宝级的院士学者,要么是通过熟人认识的,要么就是高层介绍的,要么则是上辈子有记忆的。

这种情况下,能够交流到一起的学者,互相之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