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的一种情怀,类似于衣锦还乡一般,倘若衣锦还乡时家乡已经不在了,那么就一砖一瓦的再盖起来。
但当他们看到林海带人弄出来的施工计划时,便直呼不可能。
那句话是怎么说的来着?
“林海陛下,您是皇帝,我们都愿意遵从您的意志,但您没办法让山上的石头自己跑到平原上,再自行堆砌成城墙和房屋,在半年内,我们愿意为您和其他几位陛下打造一座行宫,嗯,那种不是很复杂的行宫,但是一定能配得上您和其他几位陛下的身份,足以整个会盟使用,但在半年内修筑这样一座城池,我们实在是无能为力。”
但现在不可能已经化作了可能,确切的说是正在朝可能的方向快步前进。
毕竟林海对黎明城的规划也很简单,城墙,军营,仓库,用作会盟的房屋和高台,然后...
然后就没了。
这座城市原本也没有打算让普通人进去居住,至少在会盟完成以前没有这个打算。
而在众人目力不可及的地方,更多配套的设施已经建设完毕,例如说三十里外的粘土矿旁连绵数里的砖窑,终日产生无尽粉尘的水泥厂,烟囱直冲天际的炼钢厂和现在还只能产出沥青的炼油厂。
得益于清河商团的支持,凌洋在半年内就在凉陈交界的地方搭建起了一个工业区的架子。而这里在几个月前还有一个新的名字--中部战场。
车队渐渐的驶入了城外的广场,而在此之前,负责修筑的各国官员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
林海是第一个到达这里的君主。
其实作为地主的夏君傲几乎是同时和林海出发的,但中都到这里更为遥远,据凉国官员说,他们的皇帝至少还需要十天才能抵达这里。
“现在算得上是历史性的时刻了吧。”
先期到达的凉国太史令司马定对着他新认识的好友,也是清河国家档案馆的馆长董茂说道。
“算,毕竟会盟已经开始了。”
董茂如此说道。
“已经开始了?不是六月一号才开始么?况且现在只有林海陛下一个人到达,他和谁会盟?”
“呵呵,不一定要人到齐才能叫做会盟不是么?”
司马定灵光一闪:“哦,那也对,不过你说的那个算得上是政治的范畴,在我的记录中,会盟依旧会是在六月一号开始。”
“对你来说是,对我而言,每一件事和它背后的隐喻,都是值得记录的。”
董茂笑道:“你是太史令,你要记录的是历史,而我是档案馆的馆长,我只需要记录事实罢了。”
“这两者有什么不一样的?”
“有些部分一样,但有些在档案里的事情,可不会出现在你的史书上。”
“例如?”
“就像这个广场旁边的那个市场一般,你不是去看过么?”
“我刚从那里回来,说实话,在那里就能吃到一碗你们清河特产的担担面,这一点很是让我诧异,毕竟这里离西京少说也得有两千里了吧。”
“面很好吃?”
“很好吃。”
“那你会把它记录在你的史书上么?”
“?有话就说,别逼我用这样的眼神看着你,这样周围的人会觉得我是个白痴。”
司马定有点恼怒的看着董茂。
“你是司马家第几代史官?”
“第几代啊,我也不知道,你知道的,我们写了很多东西,但是都传不下来,连家谱都传不下来。”
“那是因为你们记载了太多的私货在家谱里了,不然你看那些百姓的家谱是怎么传下来的,毕竟谁的家谱里会写王朝变迁和宫廷秘史?”
“那我是第几代史官和担担面有什么关系?”
“我记得你们家记录历史以惜字如金而闻名于世吧。”
“那是,世间百年在史书上也就寥寥数字罢了。我来了这里这么久,也就破例写了三行字,说实话,这也是因为这里带给我的冲击太大了,不然这里最多值三个字。”
“那你知道我写了多少准备放在国家档案馆?”
“多少?”
“八十万字。”
“你疯了,这么多有人看么?”
“八十万字的扑街穿越小说都能有几个坚定的书友看,更何况我写的是档案!”
“虽然我没听懂你说的是什么,但为什么档案就能有人看?”
“在清河学院毕业的时候必须要写论文,他们得来找引用文献...”
“哦,其实我想问你,你到底写了什么?”
董茂闻言大手一挥:“这一切。”
是的,这一切,战争过去了,关于名将与硝烟的故事告了一段落,真正属于百姓的时光才刚刚开始,走遍了黎明城周边百里的董茂记载下来了关于战后的全部故事,里面有从废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