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况且杨义贞和秦寿在众将士面前指天发誓,这次的赏格绝对不会有“漂没”,定然是足额发放,加上由秦寿亲自带队冲锋,所以中军主力一动,气势就完全不一样。
虽然中军现在剩下四千多人,其中只有一千多是骑兵,也是这次援军中唯一的骑兵队伍,但秦寿觉得,一千三四百的铁甲骑兵足够冲开清河人的阵线了。
就传令兵的说法,清河的主力在帅台前方集结成了密实而巨大的步兵方阵,还有强弩和铁甲步兵做掩护,也有数量不详的床弩作为支援。拿骑兵去冲这样的步兵阵型其实很吃亏。
毕竟对于骑兵而言,若是要想打碎一个坚固的步兵军阵,最好的办法是在外侧不断的放箭骚扰,拉扯步兵的阵型,一旦步兵散开,不能做到相互掩护,那么骑兵再进行冲杀,分散的步兵是完全无法招架的。
但是这个只是理论。
从地形上说,清河营盘里沟壑纵横,铁丝网、陷马坑、铁蒺藜到处都是,虽然攻击部队清理出来了一条道路,但也不意味着说他秦寿就可以在人家的大营里纵马狂奔。
况且,你要和清河的军队对射?
你确定?
就拿那个射程连步弓都不如的骑弓?
所以传统的方式肯定是用不成的。
况且丁林在帅台两侧还集结了不少人马,看起来是被打散的队伍在重新整队集结,倘若给了他们足够的时间,清河人就能以帅台为中心摆出一个乌龟大阵,那时候才叫做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
所以虽然看起来骑兵力量在交战时能做的很多,但仔细一想,秦寿发现自己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生穿硬凿,直接依靠骑兵强大的冲击力,在交战的第一时间就把清河在帅台正面的步兵给打垮,再依靠信念坚定的步兵扩大缺口,最终从整体上击垮清河人。
从清河的视角上看,高棉人的核心中军总算是动起来了。
最前方是牵着马缓步向前的骑兵队伍,从望远镜上看过去,当有一千三百的样子,和情报上无差。
这支队伍打着秦寿的认旗,看起来这是秦寿亲自领兵,也说明了这就是高棉人的最后一搏了。
后面则是三千人左右的重甲部队,从气势上看,应该是属于精锐的那一类,应该是从泰京守备兵团抽调的士兵。
至于更后面,则是剩余的新兵队伍,应该也有个几千人,不过乱糟糟的,距离又远,居然一时间数不清楚到底有多少人。
“都没留几个人守大营啊。”丁林感慨道:“想不到杨义贞也有如此勇敢的时候,把人都派出来了,弄不好他想在大营里喝个茶都要自己烧水了。”
丁林感慨完有意无意的看了左右一眼,一名参谋意会,立刻跑下帅台去安排了,此时若是能从侧面突袭,拿下杨义贞,也是大功一件。
随着双方的距离越来越近,间距不到五百米了,高棉军队停了下来,进行了最后一次整队。
秦寿眯着眼睛看着前方的战场,和那条听说很宽但是看上去就逼仄无比的“安全通道”,叹了口气,毕竟对新兵也不能要求太多,他们也没有和骑兵配合过,根本不知道骑兵和步兵的进攻宽度完全是两码事。
“秦一!”秦寿脸色一沉,严肃道:“你带三百人,冲进去之后尽可能靠左,打穿他们的阵型后往左继续冲,防止他们左边的队伍过来支援。”
“遵命。”秦一是秦寿的亲兵头领,不到关键时刻绝不出手,现在点了他的将,说明秦寿已经把一切都押上去了,秦一也知道事情的重要性,立刻拱手告退,点起三百人,在自家队伍左侧列阵。
“萧闵!”
“末将在。”
“你带三百人,你负责右边。我看了下,他们的强弩手不少都在右边,你一定要快,只要你够快,撞进强弩阵中,他们奈何不了你!”
“遵命。”
萧闵本也是守备兵团的骑兵将领,据说对于骑兵战法颇有研究,造诣很深,此时委以重任也是秦寿深思熟虑后的结果。
“秦二!”
“属下在。”
“后面的步兵由你带领,一定要尽快跟上。我们人多,不要怕分兵,不管前面谁先打开通路,你都分兵跟上突破,只要打开缺口,就是胜利!”
秦二拱手道:“属下遵命。”
随后秦寿再次望向了不远处的战场,大声道:“其余的人,跟紧我,我来做前锋,你们随我一起凿进去!”
众将士轰然应诺。
“上马!”
就这样,原本还在清河营盘外结阵的高棉中军立刻开始加速,步骑分离,然后骑兵又再次一分为三,两翼张开,自左右两边朝着已经完成了队形重整的清河军队扑了上去,而秦寿则是带着剩余的铁甲骑兵直面而来。
“嗯,摆成了一个粪叉子阵型。”丁林在一边看一边感慨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