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区与开发区之间,有一片城中村,当地人称陈家庄。
陈家庄是中海边上的一个大庄子,原住人口近五万人,且90%以上的原住民都为陈氏族人,是中海当地有名的大族。
二十年前,中海市政府在做开发区规划与开发时,陈家庄本是纳入征迁范围的,但陈氏家族全族上下一心,在征迁款补偿一事上,狮子大张口,弄得市府大感吃不消,只得将其余下。
陈家庄由此成了中海市最大的城中村与市政建设大局上的一块癞痢。
多年来,中海历届政府也不是不想把头上这块癞痢搬掉,但奈何陈氏族人在几位房头的带领下,戮力同心、撒泼打滚,是茅坑里的石头,又硬又臭。
政府说要搬迁,行,我们同意,但政府你得表现出诚意才行。
什么诚意?
嗯,周围的房价是多少?你按这个房价的十倍给补偿吧。
还有你看我们一大家子,老老小小,小五万人口,搬迁了总得吃饭吧,要求不高,你得每户给安排一人工作吧。
这个要求不过分吧。
面对陈氏族人的狮子大张口,中海各届政府只好敬而远之,且把眼睛闭上,视而不见,全当了睁眼瞎。
原本在规划上,淞江大道应是直接穿过陈家庄与老城区相连的,但由于陈家庄征迁未遂,淞江大道东行至陈家庄后,被迫向北拐了个大弯,这才重新通到了老城区。
快接近陈家庄的时候,路面出现了红色警戒桩,路面通道收窄至仅剩下单行道。
有路政人员拦下刘钰的车,告诉他前面正在修路,道路封闭,如果要进老城区,前面得下淞江大道,从陈家庄穿行。
刘钰觉得有些晦气,早知淞江大道正在修路,他说死都不会走这条路的。
事已至止,往回走那是不可能的了。刘钰只好老老实实的下了淞江大道,拐进了陈家庄。
陈家庄作为中海有名的城中村,脏乱差说不上,但内部的布局尤其是道路、交通着实不太理想,村中道路弯多且窄,七捌八弯的道路很多地方都只能容一辆车通过,如果有对向来车,往往连错车的地方都没有。
刘钰曾到陈家庄办过两个案件,对庄内地形地貌多有了解。进庄后,他毫不犹豫的捌向村庄的南部。
陈家庄南面有条巷道,巷道靠近村南侧的垃圾场,偏僻无人,较其他巷道通行起来应更为顺畅。
俗话说屋漏偏逢连夜雨,人倒霉的时候喝口水也能磕着牙。
对刘钰来说,今天出门肯定是没有看黄历,一天尽碰到些倒霉事。
车行到村南侧的垃圾场时,他被一辆环卫车给挡去了道路。
陈家庄的垃圾场修在村的南侧。
作为一个拥有超过30万人口的城中村,陈家庄的垃圾场规模不小,占地近五亩,苍蝇蚊虫满天飞、臭气薰天。
那辆垃圾车正在作业,半拉车头横在巷道中,车身卡在垃圾场的大门口,车身后有一个垃圾箱,一名环卫工人正往垃圾箱两侧的耳环上套铁链。
看样子应是先前没有套好,车行到大门时,垃圾箱从车体上滑落了下来,正好卡在大门处。
巷道狭窄,车头往路上那么一横,人是可以过去,汽车就别想过去了,被堵了个全死。
刘钰无语。
这种倒霉事也能碰上。
正在刘钰在想着是不是倒出去别觅他路时,后面一辆面包车跟了上来,见前面堵着,便也停了下来。
得!
刘钰更无语了,这下是想倒出去也不可能了,唯一能做的便是停车等待了。
刘钰有耐心,但他身后面包车的司机不是个什么好耐心、好脾气的人,等了不过三五分钟,见前面那辆环卫车还未结束作业离开,便按着喇叭不放,不要命的催前面的的环卫车尽快离开。
前面环卫工人被催得急了,仓促间套好铁链,示意驾驶室里的司机开动吊车,将垃圾箱拉进后车箱。
结果不想刚才被催急了,有一个耳环没套好,司机一拉,左侧铁链脱落,垃圾箱左侧翻滚,整个垃圾箱掉在地上。
亏得那名环卫工人躲得快,这才没有被翻滚过来的垃圾箱给压着。
刘钰还没来得及下车看怎么回事,面包车的司机哥们不干了,打开车间,气势汹汹、骂咧咧的冲了上来。
“娘的,你龟儿子搞什么鬼。老子分分钟百万收入,耽搁老子的时间你赔得起吗。”
刘钰推开车门,一只脚迈出车门,准备劝阻一下那位暴走的哥们。
毕竟环卫工人也不容易,下里巴人又何必难为下里巴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