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之后景程见到了孟子,准确的说是孟子来见他的,这个面子就相当的大了,如果要是写成日记并且流传下去,够子孙后代吹嘘一辈子……
当然了,景程这边没有写日记的习惯,不过他本人对孟子是非常尊敬的。
而且他本人对孟子也有一定的了解,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孟子流传下来的著作他基本上都读过!
孟子的思想核心就是一个字儿——仁!
君王要推行仁政,实行王道,百姓安居乐业!
因此他这边游历各国,游说各国君主推行仁政,可这一套在战国时期并不好使。
各国君主对于王道也不太感兴趣,他们都喜欢霸道!
景程这边是有自知之明的,他自问没有资格评价圣贤之道,不过他也有自己的认知!
枪杆子里边出政权,天下从来都是打下来的,治理的话才需要仁政!
孟子和景程两个人相对而坐,景程这边有些小紧张,但也侃侃而谈,他不是趋炎附势之徒,但他所说的每一个字儿都非常合乎孟子的心意。
这里边有故意为之的成分,更多的是他也有一颗怜悯之心。
孟子看景程也很顺眼,甚至把自己所著的书拿出来一卷送给景程。
这一份礼就很大了!
也非常合乎景程的心意,所以他直接就跪下了。
“赠书大恩,无以为报,程愿拜先生为师,从今往后我就是您的弟子,您要是不同意,我就不起来!”
景程的态度非常坚决,时机把握的也好,孟子怎么可能会不同意呢?
所以他同意了!
景程攥紧拳头,内心兴奋不已,从这一刻起他才算是真的有了根基,也有了背景。
孟子的学生啊,这个名头到哪儿都能吹得出去!
不识字怎么了?
不识字他也是孟子的学生!
这个事实谁也改变不了!
接下来大家一起上路,正好孟子他们也要到高唐去,所幸大家结伴同行。
这一路上景程都是执弟子礼的,有什么好吃的都让老师先吃。
对了,景城这边还有好几位师兄,他们都是常年跟随孟子游历列国的。
比如公孙丑,比如万章,再比如乐正子。
这些都是猛子的得意门生,现在还要多一个景程。
对了,孟子还有其他的弟子,其中一个就是匡章。
匡章是齐国未来的将星,现在已经崭露头角了。
孟子这边已经得到了确切的消息,他的弟子匡章就在高唐。
通过交谈,景程也知道了这个消息。
这个消息让他更激动。
可是匡章啊!
战国时有四大名将,分别是:白起,王翦,廉颇和李牧……
没有匡章什么事儿,这是不对的。
真论起来,匡章的战绩绝对不输这四大名将。
而且是不输他们当中的任何一个。
为什么这么说的?
因为匡章是唯一一个打破函谷关的男人。
大秦帝国厉害吧?
他们就在匡章手上吃过亏,匡章带兵直接进攻函谷关,打的大秦割地求和……
当然这些都是以后的事情,暂时还没有发生。
所以现在的匡章还不是太出名,不过景程是知道这些的,所以他非常想结交这位绝世名将!
以前的话可能有些困难,毕竟匡章连景程是谁都不知道,但现在却容易许多,因为对方是他的师兄,大家都是一个老师,坐在一起也有话题聊啊。
……
又是7天过去了,一群人走走停停,雪大了就找个地方休息,雪停了就赶路。
紧赶慢赶,终于来到了高唐附近。
此时,景程他们距离高唐县的县城已经不足20里了,再有小半天的时间就可以达到目的地。
“先生,我有任务要去军中,咱们就在此处告别吧!”
“好,你要保重,我给你的书要多看!”
孟子对景程还挺看重的,一连嘱咐了好几句。
景程的心里还挺感动的,于他来说,此时的孟子就是一位慈祥的长者,更是一位负责任的恩师。
“恩师,各位师兄,你们也保重!”
“保重!”
景程站在原地,看着自己刚拜的老师,还有三位师兄朝着高唐县的县城走去。
他这边肯定是不能去的,因为他要去的地方是军营,军营在高唐县的西北角,距离县城还有30多里呢!
“走了,咱们也出发!”
景程一声令下,军队缓缓前进,大牛和他手下的一大队算是先锋,所以他们先行一步。
剩下的那些也紧随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