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韩王迷踪(1 / 2)

豫州、开封府。

龙啸天看过冀州军情后,最后还看了李擎一眼,然后说道:

“冀州光复了,整个冀州投降的将士就达四十万,这个已经通知兵部尽快筛选,可以再组建五个军,朕和兵部、参谋部决定将这次大战中表现出色的尚元吉、洪文襄、段孝先、耿源、曹辫等人先提拔为总兵,让一部分投降的将领都去陆军学院学习一段时间,再安排重任。”

说完对冀州投降将士的安排,然后龙啸天对着李擎说道:

“袁牧文在信中说你指挥作战的方法非常像他一位故人,你给朕说说,你指挥军队的方法是谁教你的?”

李擎回答道:

“陛下,臣没事就喜欢研究兵书,从小对指挥、布阵就非常感兴趣,但是都属于纸上谈兵,臣从来就没有指挥过一场战争,也没人让臣指挥过哪怕一支一千人的军队。臣在秦州长安城老是吹嘘自己“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但是就连臣的皇帝姑父和父亲都不相信臣,臣也总是受到长安城纨绔子弟的嘲笑,于是就被父亲扔到了洛阳。”

在去洛阳途中遇到了同病相怜的杨代林,我们两人在洛阳城无所事事,于是准备结伴游览大好河山,本来第一站想去泰山看看,没想到在大清河边上救了一个人,这人始终不愿透露姓名,但是代林叔对他特别好,给他疗伤、煎药,一路对他照顾有加,并称呼其为“先生”。

但是此人看到杨代林后说道:

“可惜了,只是一员猛将,无法继承他的衣钵”。

但是他看到李擎在兵书上的注解后,一路上没事就对李擎指点一二,李擎才发现此人对军队布阵、行军、指挥有着深刻的理解。

三人一路渡过黄河、为了照顾此人,两人放弃了登泰山的想法,绕过淄博,最后到了登州城。

然后从登州城登上了去辽宁都司的商船,在金州卫登陆后三人一路向北,最后在鞍山城郊外,那人看到了一个村庄,最后在那里安了家,李擎和杨代林却是进了鞍山城,先是报名参军没有轮上,最后两人又到沈阳参加陆军学院的招生,发生了碰到铁恩和入学被拒的情况。

龙啸天听了李擎的话,询问道:

“你们知道此人是谁吗?”

李擎答道:

“陛下,刚开始不知,后来仔细想想,此人精通兵法,指挥能做到如此细致,如艺术一般,绝对不是一般人,通过一些事件,最后我才觉得此人应该是天雄军韩王陈盛之。”

龙啸天说道:

“袁牧文也在信里觉得此人是韩王陈盛之,因为你的指挥风格与陈盛之基本一样。你知道为什么陈盛之指挥打仗,要求每支队伍的行军、路线、驻军位置都做到分毫不差吗?”

李擎答道:

“臣觉得是陈先生对部下严格要求的结果。”

龙啸天又问邓舜道:

“你来说说?”

邓舜回答道:

“臣觉得陈盛之严格要求,对行军、路线做到吹毛求疵,是因为郭文仲的部下都是一帮泥腿子,根本就没有打仗的经验,为了防止他们打仗乱来,于是只好让这些泥腿子做到言听计从。每次行军、打仗都提前布置好每个军队的路线、速度、位置。所有军队这样一来才能想一个整体,左右能够相互支援,如果大家一窝蜂的乱打乱冲,这帮泥腿子根本就打不到都城洛阳。陈盛之确实是一代军神,天雄军的风云人物,可惜了一身指挥的本领。”

龙啸天笑了一下,说道:

“还是你邓神机,看事情能从内质上看,不是光看表面。陈盛之确实是一代军神,但是你们也不比他差,以前是大龙朝各地方军队参差不齐,再加上各路节度使别有用心,结果被一帮泥腿子攻破了都城,我们重振大龙雄风的道路还任重道远,尔等需再接再厉。”

邓舜和李擎立刻向龙啸天保证做好将士的思想工作,做到戒骄戒躁,保证完成陛下交代的任务。

龙啸天又对着身后的李顺道:

“命令内务府,把陈盛之立刻找出来,让其去沈阳陆军学院任教授,就先让其做兵部特别顾问,每月月俸就比照三品官职吧!”

龙啸天又对着三人道:

“现在徐州成为了前线,今年已经开春,大江南北都开始了种瓜点豆,就不要再起兵戈了。以稳定、巩固豫州、冀州、青州、徐州、幽州为主,内务府要加大对大江南北地区百姓的宣传工作,淮河防线朕就交给邓爱卿了。”

“陛下,淮河防线虽然万无一失,但是我们也不可掉以轻心,目前是熊飞白的第七军驻守徐州、宿州、宿迁城,孔令德的第十一军驻守汝宁府,徐象盛的第六军驻守南阳府,臣的第五军驻守开封府,可东南西北四面进行支援。”

龙啸天接着说道:

“朕已给兵部、总参下旨,令尚元吉以第二十五镇为班底,从幽州将士中选出两镇,组建第十三军,驻守天津卫。命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