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廷和不知道昏迷的皇帝怎么会下这样一道圣旨,而且王守仁是如此坚决的支持。
上次江彬装病没有出兵,这次还是不想出兵,这明显有些不对劲。
京城所有兵权基本就在这2人手里,是不是在暗地里互相较劲,还是在明面上抢夺另外一方的兵马控制权,这不得而知。
江彬看起来不是王守仁的对手,已经有些招架不住了,居然在朝堂上公然去质疑皇帝的圣旨,这就是一大失败。
王守仁上次让他跳了坑,过2万人马被武定侯郭勋给带走了。
这武定侯就是王守仁在望京楼用水煮白菜和烧饼给“匡”了出去领兵,被不少人传为佳话,连带这2菜都有人去点。
现在看江彬的样子是想死命的护着手里的人马。
你们去争吧!
我们内阁坐山观虎斗就行!
皇帝不能理政,太子还是襁褓的幼儿,亲政最少是10年之后。
老夫今年61岁,看样子还能干个10年的内阁首辅。
而且还是比原来还更加有权力的首辅。
军权随便你们去争,到头来还是靠户部拨钱粮!
杨廷和根本不怕这些人闹。
估计内阁的几人都是差不多的心思,文官还是少插手武将们的事情为好!
“以前陛下出京不让京城兵马乱动,我兵部遵旨。现在陛下虽然龙体有养,难道圣旨就不遵了吗?兵部是陛下的兵部,陛下说打哪就打哪。”
王守仁目光扫过朝堂之上的众人,目光锐利似刀带着毫不掩饰的寒意,仿佛想要把人内心的秘密洞穿。
“江彬,你遵旨还是不遵旨?”
“我当然遵旨!当然遵旨!”
江彬也没有脑子发热,大吼一声,老子反了。
“陛下旨意谁敢不遵?”
“我马上就派人去宣府,查明这份圣旨的真假,确定是陛下的意思,我江彬二话不说,即刻出兵剿匪杀马贼。”
“一来一回也就3-4天时间,也不急于这几天吧?”
“诸公,你们看这样可以吗?”最后江彬把问题丢给了这朝堂之上的人。
“平虏伯说的也在理,把事情调查清楚再定夺。”
“伯爷言之有理!”
“江大人一心为了大明,天日可鉴!”
“伯爷......”
王守仁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往江彬那边靠,也知道今天这个事情自己稍微仓促了一点,不过也知道了江彬的底线。
看样子他是抗命也不会出京的。
不出京,那威胁就太大了,一旦兵戎相见,那就会生灵涂炭。京城好几十万的百姓,被战火波及,损失太大,也是自己,皇帝都不愿意看到的。
来硬的肯定不行,还是只能来软的!
电光火石,心念转动,王守仁也把脑速开到最大。
拿定主意,笑了起来:“平虏伯爷只要遵旨,那早几天,晚几天有何妨?”
江彬也借驴下坡,冲他拱拱手:“现在是多事之秋,某不得不多多考虑。还请尚书大人多多海涵。”
“王某考虑不周,忽略了京城的形势!”
“尚书也只是奉命行事。”
2人由互怼模式瞬间切换到了互捧模式,自由切换的如此湿滑。
可谓都是官场老油条,做这些毫无违和感。
朝堂上的一场大纷争,在兵部尚书王守仁的退让之下消散于无形。
不过朝堂之下的京城坊间,就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声音,大多数都是在指责兵部尚书王守仁不顾京城安危,拿一份圣旨出来,鸡毛当令箭的要派兵出去镇压反贼。
实际上就是为了一己私欲,好让自己只手遮天的把控京城,当那个隐藏在背后的摄政王。
一开始反对出兵,到后来反对朱家亲王拥兵,还大言不惭的说谁想拥兵就是图谋不轨,到现在绞尽脑汁的想把京城最后一点不受他控制的兵马给调出京城。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他王守仁就是那个最大的奸臣。
想趁皇帝昏迷,太子还在襁褓之中而独揽大权。
这样的人比当年的刘瑾还可恶。
王守仁听闻这样的传言也是一怔,皇帝要他想办法拿下江彬,自己都还在想办法呢。
这坊间的传闻就如此的厉害了,要说这背后没有人捣鬼,谁会相信呢?
如果不是因为他发放抚恤金,在兵部,在民间还拥有无上的声誉,这一波的言论就能让王守仁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尚书大人,怎么办?这明显是江彬操纵,让人在背后散布你的谣言。”王守仁府上,张仑急切的问道。
“暂时不要轻举妄动,国公,你那边新兵训练的怎么样了?”
“新兵没有问题,陛下设置的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