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亲王拥有兵权,怕不是想再来一次靖难之役?把你儿子的皇位给夺了?
这事绝对不成,就算是遗招也不行。
心中吐槽归吐槽,要干的工作可不能松懈。
随着宴会的提前结束,不亚于八级地震的威势和破坏力率先在京城卷起漫天的风雪,带着惊涛骇浪朝四面八方而去。
大明帝国这艘远航的巨轮,要抵御接下来的暴风雨。
往日里会戒严的城门,今天也知道有惊天变故,可出不可进!
王守仁唯恐天下不乱的让张仑开了城门。
让消息更加快的传递出去,传给有需要的人。
他知道皇帝这是等不及了,需要赶快让不安定的因素都暴露出来,然后再一棒子打死。
隐藏在墙角的张仑看着各式装扮的人员骑着快马不要命的冲出城门。
心中还嘀咕,王守仁就是太仁,让这些人走城门。
何不关着,让他们半夜三更的爬城墙。然后一个个的抓了,关到西山去挖煤。
他现在也隐约猜到了皇帝可能没有事情,每次和夏义卫,王守仁在一起时,2个人完全是没事人一般,没有表现出对皇帝的担忧。
尤其是夏义卫,他作为国舅,如果皇帝有事情,他的权势地位肯定要受到巨大的影响。
至于自己,现在能当圣卫军的半个家,杨廷和口中说要禁卫军守护紫禁城,没有自己的点头,那就会大打折扣。
奉天殿里灯火通明,煤炉的火烧的旺旺的。
大臣们都是统一的一副表情,眉头紧皱中想着各自的心事。
大家意见出奇的一致,明天大早就派人去宣府,并且迅速的选了代表人物。
先要把皇帝的具体情况打探清楚了再说。
至于让亲王来监国,当摄政王,那是不可能的。
那不相当于在自己头上又架上一个婆婆管着。
这哪里能成,他们已经习惯了没有皇帝来上朝的日子。
5位内阁,六部九卿等大佬都态度很明确的拒绝这个事情。
只有为数不多的人比如大宗正院等朱家人明确表示,需要德高望重之王爷来摄政,免得皇权旁落。
江彬正愁衡王如何来京城呢,当然也是一万个愿意。
朝旁边小弟递了个眼神,立马就领会了他的意思。
于是马前卒御史曾汝杰就跳了出来,引经据典,口若悬河的说王爷摄政的好处。
总之一句话,可以从先皇的兄弟之中找一个人,再从太祖的儿子后人之中找一个人出来任监国,2人一正一副。
可以让大明蒸蒸日上,新年新气象!
他的话首先就让宗人令很满意,孺子可教的眼神慈祥的看着这位可爱的御史。
大宗正院现在有名无实,就是一个空壳子,权力基本上被礼部等部门瓜分完毕。
沦落到成为一个只记录,掌管皇帝九族的宗族名册,并按时撰写帝王谱系,记录宗室成员子女的嫡庶、名称封号、嗣职袭位、生卒年间、婚嫁、丧葬谥号等事的旁落小衙门。
空挂一品官衔!
现在特殊时期,可以让亲王摄政,这个权力当然要死争。
曾汝杰说完,肯定就有其他人出来反对,言及危害,弊病,影响帝国发展等等。
文官争论问题,可想而知,谁也不服气谁,最后开口某器官,闭口你家所有女性,剩下的只有大殿里的叫骂声,
左右督御史一起出声制止,才暂时的平息怒火。
于是第二件事情也就暂时性的搁浅。
争议巨大的就是第3件事,允许亲王拥有兵权去镇压反贼。
这事情实在太敏感,尤其是现在的太子还只是一个不满月还在襁褓之中的孩子,这万一以后出现一点什么意外,那怎么办?
王爷们可都姓朱!
亲王拥有兵权这样的情况一般都是中央朝廷对地方上控制虚弱到一定的地步才会如此。
过半的文臣武将都是旗帜鲜明反对的。
吏户礼兵刑工六科的督给事中,一致不同意。
给事中品级虽低,才7品官,但权利很大,皇帝交给各个衙门办理的工作由六科每五天注销一次,如果有拖拉或者办事不力的,六科就会向皇帝报告。
六科还可以参与官员的选拔,皇帝御前会议,审理有罪的官员。
最为重要的是六科有封还皇帝敕书的权利,皇帝的旨意如果六科认为不妥可以封还,不予执行。
这次6科同气连枝的一起反对。
当然也有不同的声音,和某些王爷关系莫逆的,也有想搭上家乡某位王爷的线的,
还有些人的家里都受到了义军的抢杀屠戮,对他们恨之入骨。
王守仁又不肯出兵,现在能借助外力报这样的血海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