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曹丕送亲,谁给谁下马威?(1 / 2)

这个时代拜师,可不是后世上学时,学生和老师那么简单的关系。

在古代,拜师是很严肃的事情,尤其像刘备这样的汉室宗亲,其子嗣拜师,就更需慎重。

毕竟拜了师,就是一辈子的事。

如师如父,在这里,可不是比喻,而是事实!

如今刘备竟然想让嫡长子拜自己为师,假如有一天,刘备登基称帝,刘仁继位的话,自己就是帝师。

换言之,除非自己犯下谋逆这样的大罪,否则这辈子都能过得荣华富贵!

要知道,连诸葛亮,都没有获此殊荣。

刘备临终托孤,只是让刘婵以尚父之礼对待诸葛亮,也没有让刘禅直接拜诸葛亮为师。

但凡事都有利弊,他倒不是担心教导刘仁,毕竟刘仁年纪还小,能学的东西有限,他担心的,是未来潜藏的世子,甚至太子之争。

一时间,张明陷入沉默。

刘备见张明犹豫,以为张明不同意,连忙说道:“知汉若是觉得为难,大可不用勉强,仁儿年纪还小,要不,等他再大一点了,到那时……”

“嗯?”

张明听出了刘备话语中的忐忑,接着又看到了身前刘仁的紧张,下一刻,他笑了。

“主公,没有为难,只是有些惊讶,一时失神,还望主公莫怪。”

“既然主公愿意将此重任托付于明,明定不会教主公失望,一定会好好培养仁儿的。”

张明斩钉截铁地说道,因为他想通了,既然担心,那就不要让此事出现便好。

如果刘仁足够优秀,优秀到刘备的其他子嗣根本就不敢窥伺其位呢?

或许很难,但是张明自信,有他来教,一定能够实现!

刘备听张明愿意教导自己的嫡长子,自然大喜,如此一来,张明将永远绑在自家战船上,这便是他不在乎曹操嫁女的原因。

“哈哈哈,好啊,好啊!”

“仁儿,虽然还没有举行正式的拜师仪式,但是从此刻起,你便要以师礼对待知汉。”

“你,明白了吗?”

显然,这次刘仁拜师,刘备是准备大办一场了。

不过也能理解,因此张明也没有多说什么,反而大大方方受了刘仁的大礼。

既然刘仁已经以师事自己,张明当然也不能不有所表示。

心中略一沉思,嘴角不禁微扬,看到刘备的几案上,摆放的正是左伯纸,便道:

“主公,既然仁儿已认我为师,那做师父的,自然该给弟子一份见面礼。”

“来时匆忙,未有准备,不知可否借主公纸笔一用?”

刘备自无不许,更何况,对张明要写什么,他也十分好奇。

于是也来到张明身边,看到张明提笔,张明边写,他在一旁边轻轻诵念。

“弟子规?”

“总叙。”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第一句读完,刘备眼神明亮如烛,他已经发现了,张明所写的,前所未有,必是教育弟子德行的文章。

果然!

从总叙,一直到余力学文,全文不过千余字,却让刘备看得如痴如醉。

不仅如此,看张明那信手拈来的模样,更让刘备心头震撼。

“军师啊军师,到底有什么是你不会的呀?”

下意识的,刘备发出了灵魂一问。

“主公过奖了,世间学问万千,明当然不可能面面俱到。”

“比如鼓舞士气,指挥将士冲锋陷阵,明便不如主公多矣。”

张明正色说道,他很清楚,什么是为臣之道。

一时间,君臣和睦,刘备也忍不住发出了畅快的笑声。

而随着他诵读全文,刘仁那小小的脸上,也露出了若有所思之色。

这清代李毓秀所作《弟子规》,乃是三言韵文,朗朗上口的同时,更通俗易懂。

毫不夸张地说,是古代封建社会,孩童启蒙的巅峰之作!

“知汉,这份礼,太大了!”

“这样的文章,真该让天下人都来看看,知汉不仅算无遗策,而且学识如海。”

“仁儿能拜知汉为师,真天大的福气,请受备一拜!”

以刘备的眼界,自然看得出其中不凡,岂止是孩童,他甚至觉得成人一样可以学习一下。

此时他已经想将张明写的这个弟子规,进行全面推广了。

越想越兴奋的他,忍不住朝张明躬身行礼,张明也连忙还礼,同时说道:

“既然主公有这样的宏愿,明自当襄助,不过此时时机未到,待一切就绪后,天下人能读到的文章,又何止这弟子规一份?”

刘备不解其中深意,但是他知道,既然张明都这么说了,那么他只需要等待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