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贪官晋商、吊民伐罪(2 / 4)

家兄朱由校 北城二千 3118 字 2023-02-28

,此刻能这么悠哉。

陆文昭跪在了甲板上,朱由检则是站在船头,感受湖风吹拂脸颊。

过了片刻后他才道:“今岁燕山学子十一万,十日后恩科毕业,拨三万人去监察司,三万人去兵马司、衙役、大理寺,剩余五万人入御马监,入都察院当地方的巡查御史。”

“是……”陆文昭低头应下,而朱由检也侧身看了他一眼:

“文昭,机会不会有太多的,事情你若还不上心……”

“卑职明白!”

正午的太阳酷热,但陆文昭却手脚冰凉,他很清楚这是朱由检给自己的最后机会,因为这是锦衣卫第三次对锦衣卫内部和御马监下手了。

事不过三,三已经是极致。

也因此,陆文昭在下了船后,一连十日闭门不见客,而朝廷的恩科也突然改变了时间,从过去三年的九月,一下子改成了三月。

这让许多民间准备参与恩科的学子猝不及防,不明所以的人只能抱怨,而了解恩科的一些人则是嗅到了其中的猫腻。

一些还在赶路前来京城参加恩科的学子得知后破口大骂,而为此朱由检也不得不让人通传,今岁有两场恩科,十月的恩科照常如旧,这才让许多学子没有白跑一趟。

十天的时间很快过去,伴随着恩科的到来,这一年的恩科规模更大。

原本的东西城已经入住了不少百姓,因此今岁恩科的考场,实际上早就在去年就修建起来了。

占地六百亩,足以容纳十五万人的考场兴建在京城以北出城十五里的翠明湖,当考生们乌压压涌入的时候,负责在考场大小上千小门记录考生信息的书吏们都有些麻木了。

当最后一名考生入考场,天启八年恩科的序幕也被拉开,足足十三万四千余人的考生让得知消息的朱由检都不免皱眉。

“今岁尚有大半考生还在路上,若是全部抵达,恐怕考场不足以应对。”

走在考场之中,朱由检的身后跟着顾秉谦,顾秉谦一边走一边解释,而朱由检也开口道:

“既然不够,就分别在西城、东城再兴建两处考场。”

说是考场,实际上和一个小型的城池一样,不过区别是这个城池没有宽阔的街道,都是一丈宽的小道。

一个考生的考屋大约四平米左右,尽管不大,但比较起曾经那种一人两平不到的考屋,实际上已经算大的了。

“殿下、实际可以在州府之上修建考场,将其中甲等再选入京城再考……”

“不行。”

顾秉谦的想法是分担压力,减少学子浪费的时间,但朱由检的考虑是不让地方形成“学生和老师”的裙带关系。

恩科每年监考的都是他朱由检,那么考出来的民间学子,若是论座师,自然也是他。

他一个人的出现,就直接破坏了恩科中可能发生的裙带关系。

若是放任在地方,那么他的苦功就白费了。

更何况、恩科实际上已经免去了学子几年的等待,剩下的只有一年内的舟车劳累。

一年的时间,就是从河西走来京城,时间也足够了。

他宁愿再花几万两银子修建考场,也不愿意给地方再放权。

带着这种想法,几天的恩科顺利结束,而结束之后,被录取能为官吏的人数也大大提升。

十三万四千余人,中选者六百二十七人,他们都将会成为地方的正官,而其余人则是会凭借成绩,被授予一些官职。

由于书吏也被纳入大明的官职体系中,因此倒没有多少人抗拒。

不过难免有一些人觉得考得不好,准备在京城找一份工作,半工半读的等待下半年的恩科。

对此朱由检也不在意,十三万恩科考生,已经足够他要做完眼下的事情了。

恩科考生在分配,不过比起这场规模宏大的恩科,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了陕西民变这件事情上。

“砰!”

当熟睡中的张知节听到踹门声,连忙推开了旁边的婢女,刚想起身就觉得一件冰冷的东西抵住了他的脖子。

“张知府、有请您跟我们走一趟。”

天启八年三月十五深夜,当破门声响起,冰冷的声音透过门缝传入卧房内,

身着中衣的平阳知府张知节面容枯槁,看着站在门口,身着绯色衣袍的年轻锦衣卫们,只觉得手脚无力,浑身发凉。

锦衣卫们见他没有动静,当即就架起他,向着监察司的临时驻地走去。

只是还没走到监察司内部,张知节便在路上一股脑的全部交代了。

从和他勾结的士绅豪强,到买卖粮票的商贾,所有人都被他给抖了出来,而这其中就包括了后世人所熟知的晋商八大家。

八大家中,各家家主便是晋西商人范永斗、王登库、靳良玉、王大宇、梁嘉宾、田生兰、翟堂、黄云发等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