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第三次战役3(1 / 2)

日军少将收割机 温暖WN 1440 字 10个月前

12月底,李奇微按麦克阿瑟12月8日命令确定的防线,部署了“一条从临津江到三八线的总战线”。

在这条横贯朝鲜半岛250公里、纵深60公里的总战线上设置了两道基本防线。第一道防线(A线)西起临津江口,东经汶山沿三八线到东海岸的襄阳。

第二道防线(B线)西起高阳,东经议政府、加平、自隐里至东海岸的冬德里。为了加大防御纵深,在第二道防线以南至北纬37°线,还准备了C、D、E三道机动防线,由南朝鲜抽调大批民工进行构筑。

C线从永登浦沿汉江南岸,经杨平、横城至江陵;D线从水原经利川、原州、平昌至三陟;E线沿37°线,从平泽经忠州至三陟。

为了防止被迫退回到釜山,李奇微还指定工兵出身的加里森·戴维森准将在靠近釜山地区设置一道防线,即原来的洛东江防线,以保卫釜山港地区。戴维森动用了成千上万的南朝鲜劳工,构筑了大部分堑壕体系、炮兵阵地,还设置了大量的铁丝网。

此时,“联合国军”在朝鲜的地面部队总兵力为36.5万人,其中作战兵力25万人,美第10军亦统归美第8集团军指挥。

除遭受严重打击的美第10军(包含美陆战第1师、美第7师和美第3师)位于大丘、釜山地区,美第2师主力位于37°线以北的堤川休整外,在第一线展开8个南朝鲜师,其余美英军主力均置于议政府至汉城以南的机动位置。

联合国军的部署特点是,置南朝鲜军于第一线,美英军于第二线,并大部分集结于汉城周围及汉江南北地区之交通要道上,在全线摆出了一个能守则守,不能守则随时准备按计划撤退的姿态。

面对此时战败的局面,美国调兵遣将,重新部署准备反击。为了争取时间,美国操控了十三个国家,拟定了一个以三八线为界停战谈判的提案,即十三国提案;又操控联合国通过了成立朝鲜停战三人委员会的决议,向世界人民大肆鼓吹先停战后谈判的论调。

美国政府这种虚伪的做法早被远在燕京的伟人洞穿,他和老总商量,为占据政治和军事上的主动,决定放弃原先制定的休整计划,立即组织部队发起攻势,突破三八线向南进军,彻底粉碎美国政府的阴谋。

老总认为:“敌人的目的是暂时摆脱与我军的近距离接触,抢占既设阵地,整顿队伍,以利再战。我们这次进攻,条件并不是很好,我军也十分疲劳,而且后勤补给存在很大困难。因此,我考虑,这次进攻一定要慎重,要适可而止。政治上要求我们突破三八线,我们就坚决突破三八线,突破了三八线就是胜利,不能打得太远了,追得太深了。否则,我们困难将会加重,对我们不利。总之,突破三八线之后,我们要采取稳进方针,看情况适可而止。”

为打破敌“先停火、后谈判”之阴谋,燕京指示,“目前美英各国正要求我军停止于三八线以北,以利其整军再战。因此,我军必须越过三八线。如到三八线以北即停止,将给政治上以很大的不利”。

据此,志愿军决定发起第三次战役,力求在汉城、原州、平昌线以北地区更多地歼灭敌军,特别是尽量多地歼灭南朝鲜军队,迫使美军撤兵。

在部署军事行动的同时,华国政府在外交上同美国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特派代表在联合国控诉了美国的侵略罪行,舟公发表声明谴责联合国非法成立“朝鲜停战三人委员会”等。

为赢得主动,志愿军编两个纵队。右纵队由第38、第39、第40、第50军为主编成,计划歼灭南朝鲜第6、第1师,而后向议政府方向发展进攻。左纵队,由第42、第66军为主编成,计划消灭南朝鲜第2师及第5师一部。

人民军第1军团负责配合右纵队歼敌并保障其翼侧安全,人民军第5军团主力、第2军团一部,向洪川方向进攻,配合左纵队作战。

人民军第2军团主力、第5军团一部,于战役发起前在洪川东南隐蔽集结,配合正面进攻。1950年12月31日17时,向敌人发起全面攻势。

战役打响后,右纵队第39军在炮兵2个团支援下,快速突破临津江。至次日拂晓前,该军第116师突入敌防御纵深约10公里。

第117师猛打猛冲,连续冲破敌军数次拦阻,于1月1日5时前突入敌防御纵深约15公里,切断了南朝鲜第1师与第6师的联系,并截歼妄图逃窜的南朝鲜第6师600余人。我第50军在第39军第115师有力策应下顺利渡江,占领了紫长里地区。

第40军第118师面对南朝鲜第6师主力,逐山逐堡展开争夺,至1月1日拂晓,迫敌南逃。

第119师在炮兵约1个团支援下,突破临津江,直插敌防御纵深约12公里,切断了南朝鲜第6师的退路。但由于对态势掌握不够清楚,阻隔部队撤回,导致包围圈出现了缺口。

我第38军第113师强突敌阵,歼灭敌1个连。担任迂回任务的第114师快速插进敌阵,在1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