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责(1 / 3)

清川纪事 曲涧石 1636 字 2023-12-15

其中有不少都是妇人和孩子。

她们的丈夫,她们孩子的父亲,或因繁重的徭役去世,或正不知在何处服徭役有家不得归。

她们只能用一盏盏河灯,寄托满腔的思念与控诉。

她们愤恨着这个世道,却又以同等的热情期待着明天。

对未来没有期待的人是不会祈愿的。

她们对未来有着期望,所以以河灯作为载体,表达着她们对生活的热情,和面临命运不公时的顽强不屈。

许清徽有被这份虔诚感染到。

穿越了这么久,她第一次与这个时代的人真正共情。

但同时,她也深深地产生了对这个时代之中的人的同情。

无论是因生产力底下而导致的面临自然灾害时的无能为力,还是因落后的体制而产生的对底层人民的压迫。

许清徽都觉得,他们所承受的苦难远超过了作为人应该承受的范畴。

只是如今她也身处这个世道之中,能自保已不易,哪里又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更别提改变这个世道了。

许清徽点燃莲蓬中心的蜡烛,烛光燃起,将莲蓬四壁和她的脸都照得暖黄。

她将这盏小小的灯放入河中,轻轻向河中心一推。

简陋的小河灯受力旋转倾斜,最后又稳稳地直立,随河水越漂越远。

灯虽简陋,心意却并不简陋。

许清徽站在岸边出神。

她自己没有什么想求的东西,便替这岸上的人们祈求风调雨顺、阖家平安吧。

*

次日清晨,太阳还未升起,曙光已经照亮了半边天空,看来今天会是个难得的晴天。

许清徽等人将收拾好的东西装上小船,清点好后就准备离开了。

一回头却看见了三人从未敢设想过的场景。

村正领着一大帮村民,前来送他们,浩浩汤汤。

清晨的鸟叫虫鸣声中,上高村的人扶老携幼前来,手中还拎着他们为数不多的食物。

“三位大人连日来辛苦了!”

村正代替众村民向许清徽三人表达了感谢,递上了吃食和蓑衣。

“我们也没有什么可以相送的,这些东西是个心意,还请一定收下。”

言毕村正率先向三人鞠了一躬,其他人也纷纷效仿。

众人真诚地表达着感激之情,连尚未开蒙的孩童都有样学样地作揖感谢。

“诸位快快请起,这如何使得。”

三人连忙回礼,扶起村正和其他人。

“三位大人为我等解决了水患和食物等大问题,于我上高村有大恩。”

村正言辞恳切。

许清徽从没想到过,有一天会收到这么多人的的感谢,更没想到她所做的事对其他人而言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她的心中感受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充盈和价值感。

最后三人还是收下了村正送过来的蓑衣,但象征性地拿了一点食物,毕竟村子里食物本就不多。

小舟驶离岸边,逆流而上,返航复命。

许清徽看着岸边挥手送别的人们越来越小,最终消失不见。

但他们给许清徽带来的影响,却在她心中久久难以散去。

*

回航途中,许清徽整理好当前能搜集到的所有信息,认真复盘了整个龙栖县积水的情况。

终于想到了一条比较好的解决途径,便是——以工代赈。

可以参考上高村的成功经验,在其他河道淤积严重的地方,也一样发动百姓参与到清淤工程中来。

如此既节省了需要调配的治水吏数量,又极快地提高了清淤速度、节省了时间。

只是清淤工具当前尚且掌握在官府手中,不允许私自流传到民间。

得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才是。

但是还是先想清楚如果真的以工代赈,具体能如何实施吧。

许清徽将自己的想法与郑问渠和王洽说了,三人认真探讨了这个方案的可行性。

虽然在他二人都觉得这个想法有些超前,但认真思考过后认同这是一个非常好且合适的解决办法。

甚至郑问渠在许清徽的启发下,补充了很多细节,使得具体的实施方案可以更适合这个时代,更具有可操作性。

最后王洽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和记录。

三人怀着激动又忐忑的心情,等待着回去复命时禀告县丞杜衾年。

“想不到三弟居然能知道这么多东西。”

郑问渠赞叹道。

在他眼中,这个三弟许罄平日里一直都是一副文文弱弱的样子,做事也温吞,不紧不慢,不争不抢。

没想到一出声便是这么靠谱的主意。

“哪里,小弟只是碰巧想到了而已。还是二哥进行了如此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