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果然不错,惊呼声四散开来,刚煮熟的一大锅没一会就被消灭干净。
趁着清淤工程完成得差不多了,许清徽在上高村周边考察了一番。
发现当地几乎家家户户都在种水稻。
而又由于地势较低平,水稻田长期有水,只是在必要时才会排水让水稻生长,。
中间足足有两三个月的时间稻田是保持有水的。
“村正,您可以等水稻出苗后,在稻田中放入鱼苗或虾苗,与水稻一同生长。”
这样一来,既可以利用鱼或虾吃掉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同时,鱼或虾的排泄粪肥可以为水稻增肥;而鱼或虾翻动泥土,也可以促进肥料分解,为水稻生长创造更好条件。
如此,便可达到水稻增产、鱼虾丰收的目的,提供更多食物。
“许小哥你竟能想得出如此好的办法,着实是聪颖过人啊。”
村正等人大为赞叹,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且非常适合当地的环境。
听村正这么一说,倒是令许清徽有些不好意思。
在千年之后的现代,这便是“立体农业”的养殖方法。
她只不过是因为在文明更现金的社会生活过、有更先进的知识和经验而已。
只是,不可能仅依靠吃小龙虾。
许清徽索性在村子周围实地考察时发现,当地有很多河塘,但都荒废了。
于是许清徽挖了一些莲藕回来,并选取了一些比较好的藕种,告知村正等人菜藕的种植方法,并选取好合适的种植地点。
当晚,众人用许清徽教的方法,并用找到的小龙虾、莲藕、芋头等食物,还用能找到的佐料调了蘸酱料汁,好好地吃了一顿大餐。
*
晚饭后,天已经完全黑了。
太阳早已沉入地平线以下,由于是六月底,残月才刚升上来。
聿河的清淤工程已经全都完工了,剩下清尾的事交给村民便好。
许清徽三人决定趁着这几日没有大暴雨,明日便返回复命。
治水吏住的草房子比较闷热,三人坐在屋外聊天,安排明日的打算。
“哎,你们看,那是什么?”
眼尖的郑问渠忽然瞥见了什么,惊呼出声。
河面上不知道什么时候浮起了星星点点的小灯,像掉入河中的碎星。
“过去看看。”
许清徽被勾起了兴趣,率先起身往河边走去。
郑问渠和王洽也跟了过来。
靠近了河道,便看清了那是一盏盏手工制作的河灯。
河灯是用莲蓬做的。
莲蓬中心被挖空,放入蜡烛点燃,便成为了一盏盏小河灯。
莲蓬虽简陋,却尽力护佑着中心的蜡烛,使之不至于被风吹熄或被水淹灭。
上百盏河灯铺满了河面,顺流而下,一路向东,仿佛能一直延伸到地平线附近刚升起的残月之中。
“郑大哥!”
一声甜甜的嗓音在身后响起。
一回头发现是最初收留他们避雨的小安乐。
小安乐一一向三人问了好。
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安乐已经和他们很熟了。
当然,由于郑问渠外放的性格,自然和郑问渠最熟。所以安乐率先便寻了郑问渠。
小安乐不再像初见时那般腼腆,熟络后活泼的本性展露了许多。
她的手上握着一柄荷叶灯。
灯以荷叶作为容器,在里面点燃蜡烛,方便小孩拿着玩耍。
母亲杨氏跟在她的后面,手中也握着好几只新鲜莲蓬。
“方才我去寻你们,没有瞧见人,便猜测你们是过来了。”
杨氏温柔一笑,开口道。
“杨姐姐,请问为何今夜河中会放了如此多河灯啊?”
许清徽开口问道,她还没有碰到过这番景象。
“莫不是在过‘观莲节’?”
王洽少见地开口。
“嗯是。”
杨氏回应道。
“观莲节”三个字触发了许清徽脑海继承的、来自先前梦见的那个女子的记忆。
原来“观莲节”是清川府自古以来的传统。
民间以夏至为荷花诞辰。
每年夏至,家家户户便会共同赏荷观莲,消夏纳凉,一起享受美好的夏夜。
而同时,也会在河中放河灯,来寄托对逝去亲人的悼念,也表达对活着的人们的祝福。
而由于前几天或下大雨,或过于忙碌,所以直到今日,才有机会在河中放入河灯。
而杨氏带着安乐一起来寻他们,还给他们也带了河灯。
“阿娘说,这灯放入河中,心里默念着想说的话,天上的父亲便能听得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