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七章(2 / 2)

好了,这里的蕨菜量少,晒成菜干也存不下多少,干脆全用来腌成咸菜,这样到了青黄不接的时候,家里还有菜下饭。

正当慧娘移动脚步往下一处摘蕨菜时,脚下突然被什么拌了一下,身形不稳差点就被拌倒了。

她扒开蕨菜的大叶子,弯腰往地下看去,是一根有些眼熟的藤蔓。

慧娘将藤蔓扯出来仔细瞧瞧,她觉得好生眼熟,就是突然一下子想不起来了,她只好向大姨求助。

“这是葛根的藤蔓!”赵阿秀一眼就认了出来。

慧娘和大姨对视,俩人眼里都是藏不住的惊喜。

她们只要顺着藤蔓就能找到葛根的主枝,要是能挖到葛根,洋芋的损失也就补上了。

葛根生命力强,耐寒又耐旱,而且一株藤多的能产上百斤葛根,产量比红薯还高,她们就算挖上一个月的野菜也抵不上一根葛根藤的产量。

更何况葛根可以做成葛粉用来充饥,它可是荒年的救命粮,慧娘越想越激动。

赵阿秀将她们发现葛根的事告诉徐大山和宋大年,俩人一听也是大为高兴。

葛根要找,眼前的野菜当然也不能丢下,野菜不多,几人加快手速,不一会儿就将蕨菜和香椿都摘完了。

几人沿着藤蔓生长的方向一直走,直到在一处向阳的山坡处找到了葛根的主枝干。

枝干粗硬,表皮颜色深,四周的植物上爬满了葛根的藤蔓。

几人见状更是高兴,枝干粗,藤蔓又多,意味着能挖到葛根的量也就越大。

不过她们这趟进山只带了一把小锄头,而葛根是顺着分枝埋藏在地底各处,挖起来十分费力。

她们要想挖出地底下的葛根还得回家拿来大锄头才行。

徐大山脚程快,由他回家拿锄头,宋大年便留在山里先用小锄头将葛根的分枝都刨出来,这样后面挖的时候也能更方便。

慧娘也没闲着,趁着姨父回家拿锄头的功夫,她跟阿娘还有大姨一块继续找野菜。

虽说找到了葛根,但瞧见了野菜当然也不会放过,毕竟她家蔬菜种的少,全靠新鲜的野菜撑着,天天吃菜干和腌菜也需要换换口才行。

春天的野菜最嫩,也最抢手,用来凉拌再浇上一些蒜蓉和辣子,爽口又好吃。

等她们将附近的野菜挖干净时,徐大山带着锄头也到了。

“开始吧。”徐大山轻喘,来回这么跑一趟,还是怪累人的。

慧娘力气小,挖葛根完全帮不上忙,阿娘又不准她一个人去别处找野菜,她只好待在一旁看着她们挖了。

为了尽量避免挖伤葛根,宋大年几人顺着葛根的形状大小和生长走势一点一点往下挖,这是因为越是完好的葛根出粉率和出粉的质量也越好。

就这么一根藤,四个人挖了大半天才基本挖完,或许土里还藏有一些葛根,不过太阳要落山了,他们也不打算继续挖了。

原本平整的土地现在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土坑,四人也是累得够呛,所幸挖出来的葛根没叫大家失望,大的葛根比成人的手臂还粗还长,将带来的竹筐和背篓都装满了。

宋大年和徐大山一人担一挑,赵氏和赵阿秀一人背一竹篓,慧娘则负责背最轻的野菜,一行人又累又开心地往村里回。

不光她们挖到了葛根,回去的路上,慧娘瞧见村里其他人的背篓里也装满了葛根。

冬天没能进山,看来春天到了,不少人都想起了山里还有葛根没挖。

想必明天一早全村人都要进山找葛根了。

不出所料,第二天一早,每户人家都带着工具进山挖葛根了,连续七八天村里人都在山里挖葛根,而像挖野菜这样的轻巧事,都交给了家里的老人和小孩。

挖来的葛根要趁着水分没有大量流失前尽快制成葛粉。

这制作葛粉的方法跟藕粉差不多,不过葛根要先刮去黑皮,不然做出来的葛粉就是褐色,而且还会带有土腥味。

为了做出来的葛粉口感好,颜色雪白,没人会偷懒,都会多费一道功夫先将葛根刮洗干净。

葛根又硬又大,不像莲藕那样容易碾碎,刮洗干净后还要把它砍成小段,再用木锤砸碎。

砸碎后便跟制作藕粉的过程一样了,洗浆、沉淀、晾晒,最后密封保存。

做完葛粉后,泥团里的苞谷苗已经长到了手掌那样长,可以进行移栽了。

现在的幼苗还十分脆弱,宋大年和冬生小心翼翼将它们放到竹筐里,再担进山里栽种。

地里已经提前挖好了一行行土窝,直接将泥团放进去,掩上泥土,最后再施上一些清水粪就行了,半个月后待幼苗成活便可以追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