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五章(1 / 3)

山洞外是冰天雪地,洞内则是暖意十足,火炕、火盆白天黑夜不断,连石壁摸上去都带着微微的暖意。

在雪深不能出门的这段时间,慧娘每天除了练习大嫂教的针法之外,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吃了睡,睡了吃。

每天不是躺在火炕上,就是围着炉子烤火,四肢百骸都充满了暖意,整个人也变得懒洋洋的,这是慧娘一家过得最暖和的一个冬天了。

不光慧娘家是这样,村里的其他人也是这样,大家待在山洞里猫冬,门一关,昼夜不明。

有时半夜起来以为到了早晨,结果开门一看外面还是漆黑一片,倒头重新睡下,醒来却是半下午了。

睡的是不知天日,只有肚子饿了才知道该起来煮饭了。

为了怕大家睡昏了头,忘记铲雪,久违的铜锣声每天清晨准时响起。

有了这铜锣声,大家也知道什么时候该起床了,白天黑夜颠倒的情况也没了。

宋大年每天早上听见铜锣声就会穿上皮褂子和羊皮靴到山洞外铲雪。

他先将面上干净的雪收集到木桶里留着烧水煮饭,接着先去菜地将草棚上的雪给铲了,竹条可支撑不了厚厚的积雪,然后再架着梯子将厨房和茅房屋顶上的雪给铲下来,最后才是院子里的雪。

但凡晚上下了雪,第二天早上他都要重复这个铲雪的流程,一旦雪堆积多了,不光屋顶会塌,洞门也有可能会被雪封住,到那时睡在洞内的一家人就危险了。

以前山里就发生过一起被雪封住洞门一家人活活憋死的事情,自那以后,每到隆冬时村长就会每天敲响铜锣提醒大家铲雪。

现在的萝卜苗已经长得很大了,底下的根系也变得粗壮发达,她们也不用担心风雪会将它们冻死了,加上今年冬天不似往年冷。

于是慧娘家白天将萝卜苗上面的草棚掀开,让雪落下来,雪下大时再盖上,但韭菜苗这些不像萝卜耐寒,还得继续盖着草棚保温。

这个时候有一些雪覆盖着,萝卜反而能长得更好,也省去了浇水施肥的工序,但山里的洋芋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这个时候可没人敢进山检查洋芋的情况,除了雪深的缘故,更是因为冬季山里会有野兽出来觅食,而冬季山里的食物少,野兽觅食的范围也就更广,碰上的概率也会更大,山里人从来不会在这个时节进山。

慧娘有一天晚上甚至还听见山里传来了狼嚎声,吓得她摸黑起来检查洞门是否关好。

阿爹第二天一早还特意去问了冬生这是什么情况,得知村里每年冬天都会听见狼叫,但还从未见过狼到村子里来,她们才放下心来。

就这样的情况,谁还敢此时进山。

不过整日都待在山洞里,别说虎子难受,连慧娘也觉得十分不适应,现在草鞋也不用编了,更是没事干,慧娘在山洞里走来走去,寻摸着还有撒事能做。

她瞧见了堆在角落里被田鼠啃过的红薯,除了煮粥吃,现在还剩了大半,便问道:“阿娘,我们要不烤些红薯干?”

“我看行,不做点事,人都要发霉了。”除了织机,宋大年将家里其它能做的东西都做好了,甚至闲的还给虎子和青河各做了一把小木剑。

这木剑现在可成了虎子最宝贝的东西,连睡觉都要放到枕边,醒来时还要摸一摸才放心。

赵氏也点头同意,她除了织布也没其它事可做,而且也不能每天都织,她也怕把眼睛熬坏了,烤些红薯干存着也能打发些时间。

见有事做了,慧娘一下子就精神了许多,人也不懒洋洋了。

要做红薯干用那些被啃得坑坑洼洼的红薯可不行,宋大年掀开帘子往山洞外的厨房走去,提了两筐好的红薯进来。

随后他又去外面铲了几桶雪回来倒进铁锅里烧成热水,红薯上还沾着泥巴,做之前还要先洗干净才行。

慧娘点燃柴火,不一会儿锅里的雪就开始化成了水,烧上一阵,锅里的水就开始冒白烟了。

将滚水倒入放了雪的大木盆里,搅和一下,不需要很烫,只要不冰手就行。

虎子人小,怕他把衣服打湿了,就让他负责递红薯,慧娘三人则围着木盆开始洗红薯,有事做了,时间就不那么难熬了。

两筐红薯洗干净后,分成两批放入铁锅里蒸熟,稍微使劲能用筷子将红薯扎透后就可以熄火了,这时的红薯只有七八分熟,不软不硬,用来烤红薯干正合适。

如果蒸久了,红薯一切就烂,没法成形,那就做不成红薯干了。

宋大年和赵氏将蒸好的红薯抬到洞口放凉,外面温度低,不到一会儿,刚出锅的红薯就变凉了不少。

等红薯只剩些许温热时,两人又将红薯抬进来进行剥皮。

剥了皮的红薯做出来的红薯干口感会更好,香甜又有嚼劲,能当零嘴也能饱腹。

虎子剥的时候,看着手里香甜的红薯,咽了咽口水,最后实在没忍住,偷偷咬了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