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字(2 / 2)

科举兴国 溪下绿 1661 字 11个月前

,想了想又加了本《千家诗》。

这几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比较长,但又不是连贯的文章,不会特别晦涩,就算不能理解意思,单篇单节字数少,容易背下来。

这样保证背诵默写的积分,他都能拿到。

问了价格,孟知行本以为印刷本会贵些,没想到却是最便宜的。

印刷本一本两百文,手抄本则价格不一,有两三百文的,也有两三千文的。

孟知行翻了翻几本不同价位的手抄本。

那价值三两银子的手抄本,纸张和一两银子的没什么区别,不过字体确实漂亮很多。和那印刷本放到一起看,印刷本的字体就刻板不少,当然,印刷本的纸张也不如贵的白韧。

看过贵的手抄本,再看两三百文的手抄本,字体也就只能说是工整,没什么特别的。

孟知行看了一眼三两银子的手抄本,虽然可以照着临摹,但也太贵了,他摇了摇头,对着孟遐道:“我选好了,就要这印刷本。”

翻了翻确定没有残缺问题,孟知行开口对着伙计说:“再去看看笔墨纸砚。”

那伙计又带着到不同的区域去看,去试用不同价位的笔墨纸砚。

孟知行不了解这个世界的物价,只感觉每一样的价格都贵得超出他的预料。

店家每种产品的种类都很多,他没有一一试用,只选了几个价格比较便宜的,试过之后,又从中挑出用得最顺手的。

最后只要了一笔一墨一砚台,和两刀纸。

孟知行没什么砍价天赋,选好之后就交给了孟遐。

在孟遐的三寸不烂之舌下,掌柜的抹了零,只付了二两银子,还让搭了一只店里以前试用换下来的毛笔作添头。

等孟遐付了钱,拿着一堆东西出门,孟知行开始在心中默默计算,从侯府要到的银子还够用多久。

先前因为那老大夫说,他需要长期吃那药方上的药,那些药材又贵的离谱。他手里买药剩下的四百多两,孟遐说让他自己收着,以后只用来买药。

李娘子给孟遐的那个钱袋里,碎银子加铜板,差不多有三十两。从京城到苍梧县一路的,花了二两出头,如今又是二两。

见孟知行皱眉站在原地,孟遐回头问:“还有什么忘记买了吗?”

孟知行回过神来,摇了摇头,跟上孟遐的脚步。

之后两人去了布庄,说买棉和布,给他做被子。

做被面的普通布料不便宜,内胆更是贵到离谱。

这个世界不知道是不是还没有棉花,可以选择的内胆就三种。

堪比黄金的蚕丝;比蚕丝稍次一些,价格也只便宜一点的丝棉;还有更便宜一些的木棉。

但就是最便宜的木棉,做一床六斤的被子,就要六两银子。

他们没那么富裕,自然只能选择木棉。

一口气买得多,孟遐又砍了好半天的价,掌柜的才给打了折,算下来最后只收了内胆的钱,被面的布算是是送的。

之后孟遐又带着孟知行跑了好几家店铺,东西基本都是给孟知行添置的,还全是必需品,一点不能省。

等买完,带着大包小包回家之后。

孟遐又提着被面和木棉出门了,说是找隔壁阿婆帮忙做被子。

孟知行则是回了房间。

他拿出刚买的笔墨纸砚,在孟遐房间的桌子上一一摆放好。

又到屋外取了些水,那支送的旧毛笔直接把笔尖泡到水中。

新买的那支需要开笔,孟知行回忆着上辈子,在学校学到的开笔的方法。

他把笔尖一点点揉散开,所有的毛都散开之后,也一样把笔尖放到水中浸泡,等两只笔都清洗干净,去掉多余的杂毛之后,孟知行在砚台中倒入了一点儿水,拿起墨块研墨。

孟知行拿起旧的毛笔,蘸取墨汁,自信落笔,默写《千字文》。

他想着这纸,这墨都不便宜,所以刻意往小了写。

可是他上辈子,就学过一个学期的书法,只学了些皮毛,也只写过大字。

这突然刻意往小了写,发现有些难,笔画稍微多些的字,被他写得整个糊做一团。

等默完一张纸,孟知行看着上面凌乱不堪,大小错落的字,有些挫败的拿出《千字文》开始核对。

核对完,孟知行更沉默了。

因为简体字的基础,让他‘识字’速度快不少,这是优势。

但在写字时,就变成了劣势。

好些他认为已经记住的繁体字,写出来总是缺胳膊少腿。

孟知行沮丧了一小会儿,便又开心起来。

既然他没有记住,就说明这项积分他还没赚到。孟知行心中暗自给自己加油鼓劲,再努点力学习就好了,等都记住,又是一笔积分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