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会(2 / 3)

科举兴国 溪下绿 2498 字 1个月前

待。

每两个杂役负责一辆手推车,一个负责推车,一个杂役负责分餐食。

孟知行看负责分,他们这一列餐食的杂役,动作十分利索,一手抽出油纸,另一手拿着木筷夹起两个包子,放到油纸上,也不包起来,直接放到桌上,然后迅速发下一个人的。两个杂役全程不发一言,学子们看前面人摆放的位置,便也早就把书桌一边空了出来,配合得倒也默契。孟知行看着推车不断向严叔靠近,想起昨日看书桌摆放的距离,他还以为是为了防止作弊,没想到是为了让推车能过。因为好多杂役一起发,先拿到的学子,大多直接开吃,很快考场上包子的香味弥漫。

先前少部分还在书写的学子,这会儿也写不下去了,全都翘首以盼。

闻着味道,孟知行只觉又馋又饿,还好他座位比较靠前,没等很久便拿到了包子。

他连着油纸包,把两个包子拿起来,其中一个包子送入口中,一口咬下,肉香在舌尖四溢开来,只嚼三两下便吞入腹中。孟知行只觉很是满足,刚出锅的包子就是好吃,苍梧县地处南方,主食不是面食,但因为来两大书院求学的学子,各处籍贯都有,食堂里做各种菜系的厨子都有,这包子做得很是地道。

表皮松软,靠内里的面皮还吸满了肉汁,馅里的肉一点不柴,鲜味十足。

苍梧县这个季节,虽不像北方那样寒冷,若是大晴天,室外长时间晒太阳,可能还有些热,可今日的太阳时不时便躲入云层,实在算不得暖和。

这会儿吃下热气腾腾的包子,大多数人感觉全身都暖和了。孟知行吃完两个扎实的大包子,便完全饱了,心心中不禁感叹,书院还真是大方,免费的中食,量大还是荤的。等大部分学子吃完包子之后,便有杂役推着木桶过来送热水,依旧还提供竹杯。

不过孟知行昨日从师兄口中得知,考试中会提供热水,便自己带了个竹杯。

先前他便发现,书院里提供这个杯子,若是遇到杂役偷懒,都不洗,直接给下一个人用。

就是洗也其实不干净,只是木桶里放点水,扔进去捞出来,中途那水浑浊了也不换。

书院今日提供的热水里,不知放了什么药材还是茶叶,孟知行喝着有些回甘。

水有些烫,孟知行看周围好些同窗,直接把水放一边晾着,又开始答题了,他却依旧双手捧着杯子,坐着慢慢喝。刚吃完饭,整个人开始有些困顿,孟知行喝完水,便又趴在桌上小憩了一会儿,才又开始答题。

先检查了先前的定稿,确定没什么需要修改的之后,孟知行便开始琢磨起,最后两道题。

本朝科考大体沿用前朝,县试一共就四个题,前两题是四书任选其二作文章,后两题是,一首五言六韵的试贴诗和一道算学题。

据说以前科举注重诗词,那时候做官的都是大诗人。直到前朝太祖打下江山,前朝太祖草莽出身,十分不喜诗词,看重实用性,在位时曾大改科考内容,直接按照六部所需人才,分门别类设置了各项考试内容。

当时天下读书人怨声载道,不过前朝太祖铁血手段,倒也实行了将近十年。

可惜前朝太祖在位时间不长,后面继位的皇帝,对科举考试内容一改再改,到底遂了读书人的意,又开始考起了诗词,不过到底实施了十年,先前考试内容还是保留了不少。孟知行先看了一眼试贴诗,便决定先做算学题。算学题算是孟知行的强项,上辈子他数学就学得不错,县试的内容也不复杂,就一个简单的应用题,他很快便答了出来。便只剩最后一题了。

半年前孟知行就只背完了《笠翁对韵》,那时写诗还比较艰难。

这半年他又多背了几本诗韵相关的书,现在写诗倒是没有那么费劲了,不过写出来的东西也不出彩,就一般读书人的水平。

他花了半个多时辰,仔细推敲字句之后,诗也写好了。至此全部答完,孟知行开始誉抄。

前面两篇文章,都是六百多字,后面的诗和算学题字数就更少了,饶是孟知行一笔一划,抄写得十分认真,也就半个时辰就抄完了。

再次检查,没有错漏,孟知行举手示意交卷。待试卷被收走之后,才可以起身离开。

前面夫子盯着,孟知行也没敢东张西望,收拾好东西,直接便起身离开了。

等走远了,离开考试范围,孟知行才停下,回头去看考场情况。

“这里不让停留,速速离开校场。”

还未看清楚黄绩学几人交卷没有,孟知行便只能离开。县试第一场是正场′,最为重要,所以书院这次考试,也就只有第一日是完全按照县试模拟考。

后面两日的考试,则是把县试后四场的考试,融合了一下,题量与第一日相差不大,孟知行都是提前交卷离开的。不过第三日考完得搬桌椅回去,孟知行交完试卷,时间还早,就先回宿舍去打扫了卫生,又算着时间提前回了校场。孟知行到校场时,外围已经围着许多人了,也不好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