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王之玉大办寿宴,西鲁兵攻城夺县(1 / 2)

洪门豪杰 柏木 1128 字 2023-12-07

农户赵大用一腔热血浇灌土地时,边城县守将王之玉正在府内操办着自己的五十大寿。

为了今天这场寿宴,王之玉可谓是煞费苦心。他从几个月前就开始着手准备宴席事宜。他之所以如此用心,是因为在当时,寿宴是官员贪污纳贿的主要途径。王之玉准备利用这次寿宴好歹弄上个百八十万两银子花花。最近又续了两房姨太,再加上王之玉每日沉浸在酒池肉林之中,平时花起钱来也是大手大脚惯了,这样的生活对于他这样一个边关守将来说,开销实在是有些大。

宾客们饮酒正酣之际,一小卒却满身征尘地大叫着闯了进来。

“报!大人!大事不好了!”那小卒急急喊道。

“混账东西!本大人今日大寿之宴,你却来大叫不好,成心要找晦气不成!”王之玉拍桌而起,指着那小卒高声地叫骂道。

那小卒对王之玉的话不以为意,自顾自地说“启禀大人,边关战报,西鲁大军今日午时突袭我边关清水县城,现正在攻城,县内军士不足,恐难以抵抗,请求大人派兵增援!”

“一派胡言!我大清多少年来太平安稳,不曾有战事,此时正是兵强马壮,谁敢犯我疆土。更何况西鲁小国,民疲兵弱,莫不是想要亡国灭种不成!我看你必是谎报军情,意欲何为!”王之玉正颜厉色地说道。

王之玉此时多喝了几杯酒,正是酒壮胆色之时,再加上多年太平,他怎么也不相信会有战事发生。

“我看必是乡间村野百姓互殴,以讹传讹,遂传为战事,你再去细加探查再报!”

“这……”传令兵没有想到守将大人会不相信军报,一时间愣在原地,他正是从边境而来,消息是真是假,没有人比他再清楚不过了,更何况军中无戏言,他又怎敢假传军报,莫非不想要性命了不成。

“混账!还愣着干什么,难道还要我赐你杯酒喝不行,速速退下!”王之玉恼怒地斥责传令兵道。

“禀告大人,小人正是从县内而来,小人来时,贼兵正在大举进攻县城北门,知县大人命小人快马加鞭,从南门而走,来请援兵,大人若不速派援兵,恐有破城之危啊!”那小卒急得双眼含泪,带着哭腔说道。

“你既说是县令命你来求援,可有县令书信?”王之玉此时还耍着官威。

“大人!那贼兵势如破竹,马兵在前,步兵在后,我等尚不明所以,敌军便已兵至城下,情况紧急,县令无暇下书。”

原本热闹的寿宴,此时鸦雀无声,乡绅宾客们停杯投箸,伸长了脖子听着二人的对话,每个人都在心中悄悄地盘算着形势,那些有头脑的乡绅,此刻已经悄然离席,准备收拾金银细软,向北而逃了。

大多数人虽好似热锅上的蚂蚁,但是仍然焦躁的坐着,静待形势发展。似乎他们也有着守将一样的心思,不相信会有敌军入侵之事。

不能说这些人是愚昧无知的,安逸的生活确实会让人放松警惕,回想当年,哪一个大户家中不是家丁成群,刀枪耀眼。现如今天下太平,那些曾经耀眼的寒兵早已被堆在仓库之中,染上一层红霜。

“守将大人,我看此事不论真假,还是应有所防备为好,您不如亲率一队人马前往边关探查一番。”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族长施礼进言。

“族长您太过小心了,我们这已经多少年没打过仗了,从顺治爷那会起,就没有蛮夷敢来招惹,您一句带兵亲往,那是需要军费的,若是假消息,我们的捐银不是白白扔在路上了。”一位年轻的乡绅反对道。

文人最擅长的就是分析和争辩,二人的争论顿时让寿宴中的众人安稳下来,大伙的注意力从会不会打仗上,转移到了该不该探寻消息真伪上。

参加宴会的人员自觉地分成了两派,一派保守,主张静待边关消息。另一派激进,主张主动出击,求得真伪。两派学者争论多时,谁也不能将对方说服,唇枪舌剑的寿宴不亚于剑拔弩张的战场。

传令兵满头大汗地立在酒宴之中,他听着文人们的辩论,跪拜于地,俯首泣告曰:“大人!请勿迟疑,若再耽误时辰,恐怕贼兵已将城池攻破,小人家小亲朋具在城中,怎敢妄言哄骗大人!”

王之玉思索再三道:“我自会查清此事。”言毕,他派出三名小卒快马探查。

话说那三名小卒,接到守将军令后心中踟蹰。若前方真有战事,此去必将是凶多吉少。此三人拖拖拉拉,畏惧不敢前行,光是收拾行李马匹就用去了半日时间。太阳西坠,城门即将关闭之时,三人出城也不过只走了三五里路而已。

三人马不加鞭,徐徐而行,又行了一两里路,前方缓缓走来一队人马。三人将所骑战马赶下官道,自己藏身在路旁草木之中,等那队人马走近了,三人借着夕阳观望这才看清,那队人马身穿清军军服,手持清军旗帜。

三人这才壮胆上前,拦住去路问道:“你等是何处军马,因何至此?”

来人道:“我等皆是清水县军兵,西鲁大军今日来犯我县,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