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两个孩子的事情(1 / 2)

到时候,便是一步一步的往上升。

然后最终,基本都是达到祖上的那个高度。

变相的,就是成为了世袭制。

只要王朝不覆灭,那基本来说他们的子孙后代,就不用愁了。

最终像是滚雪球一样,这些世家大族,越滚越大。

经过五六代人,有些家族,国家都没有他们有钱。

简直就是富可敌国的存在。

这样的家族,对皇帝来说,就是个大威胁。

另外对百姓来说,他们就是吸血虫。

他们所得的钱财,哪一个铜板,不是从百姓身上得来的?

见到诸葛亮那副担心的模样。

独孤言的脸色,突然冷冷下来。

看着窗外,他语气冰冷的说道:“这些家伙,要是敢反对,那就哪里来的回到哪里去。”

独孤言可不会惯着他们。

若是换作和平年代,这些世家大族,处理起来,我确实会比较麻烦。

但是现在嘛。

天下还没有打下来。

虽然已经划地而治了。

但是当初追随刘备的这些功臣们,还没有根深蒂固。

所以说,想要动他们,太容易了。

长痛不如短痛。

现在经过几年的和平发展。

是对他们动手的最好时机。

否则,等待他们这群家伙根深蒂固之后,再去动,会牵扯太多的。

“孔明,此时不动手,更待何时?”

诸葛亮一想觉得也是。

“如此也好,也是时候该闹出点动静。”

随即,独孤言就开始跟诸葛亮讲解科举的详细过程,以及大概要出什么题目。

其中内容,差不多就是,从乡县开始,由乡县的官员,对各乡县进行考试筛选。

等选拔出来的学子,再州府进行二次考试。

然后同样是筛选出学子,最后上统一到长安参加科考。

接着便进行排名。

选出前一百名,就是最后的进士和前三了。

然而,这还没有结束,当然是要进行殿试的。

这样做的原因,既可以筛选出真正的有学之士,以免下面的官员给学子走关系或者看走眼了。

而题目,独孤言给诸葛亮的大概内容则是不跟原历史的科举一样。

历史考的那些,其实很多选拔出来的,是书呆子。

他们需要的人才,是要头脑灵活,可以处理事情的。

而不是只会那些古文学说。

当然,那些古文学说也必须会。

其内容,差不多都是怎么治理国家,怎么应对一些危机,还有军事上的内容。

另外,独孤言将科举分为文科武科。

就是后世的文武状元那样。

招募治世贤臣的同时,还招募上阵杀敌的将军。

等这一切制定完了之后 。

已经到了傍晚了。

独孤言和诸葛亮两个人伸了一个懒腰之后,便笑了。

“阳明,只待明日早朝,这些便可呈给陛下阅览了。”诸葛亮指着案台上的科举内容奏折,对独孤言说道。

大汉的早朝制度,是隔两天一次早朝。

并不是每天都需要上朝的。

每天去,其实没必要,因为很多官员,上完朝之后,根据朝中商定的事情,都去忙了。

这一忙,就不是短时间能忙完的。

如果天天上早朝的话,那忙完的第二天一大早,就又得去早朝。

这样的官员,不仅累,而且很多时候,都没有办法思考一些政务上的事情了。

是极为的不妥的。

独孤言需要的是效率,而不是看着朝臣们每天累死累活,看上去干了很多事情一样,其实还不如三天一早朝的效率。

听到诸葛亮的话,独孤言点点头。

虽然说是呈送给刘禅看。

其实说白了,就是走个过场。

如今的大汉,所有事情,基本上就是诸葛亮断言。

而独孤言,其实平时也很少管朝堂之上的事情。

他主要负责的,是军中事物这一块。

相对来说,也比较轻松。

不会像诸葛亮,天天忙得要死。

很多时候,独孤言也常常劝诸葛亮,适当的把一些事情交给手下人去做。

可诸葛亮就是不肯。

这倒不是诸葛亮贪权恋势。

而是有些事情,是比较重要的。

诸葛亮实在是不太放心交给其他人去做。

对此,独孤言也没有再继续劝下去。

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