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舆论攻势(2 / 2)

自然便吸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力。

而报纸所写的内容为何?

无他,建奴数次入关之暴行尔!

而关于建奴在崇祯十二年入塞攻陷济南屠城之事,更是以白话的描写手法,占据的报纸上近半的篇幅。

崇祯十二年十二月底,建奴围攻济南城,而当时的济南城中,只有五百老弱乡兵,另外还有七百名从莱州赶来的援兵。

在此危急之时,城中许多平民百姓自告奋勇地站出来,组成民团,积极参战。城里的举人秀才此时也大都投笔从戎,参加战斗。

在经过十余天的战斗后,终是不敌,最终城陷。济南城内三百五十余名秀才战死。济南的妇女为了免遭污辱,纷纷投入大明湖自尽,或是悬梁投井而死,全城死难的妇女也有数万人。

而这不是悲剧的结束,才只是开始。

城陷后,建奴屠尽济南府。事后由官员统计向朝廷奏报,光在城中收敛的尸体,就达十三万之巨。而对此数,报纸上更是明言有虚报之嫌,实际人数只会更多。

而此只为建奴暴行之一例也。

平时人们也多少都听过一些此等之事,但报纸上将这件事写的如此详尽,更对济南城中百姓士绅们如何抵抗的壮举描写的绘声绘色。

这使得南京城中百姓闻之,无不痛恨建奴之罪行,更是对济南殉难之士为之痛惜。

于是乎,城中敢有夸赞吴三桂引建奴入关之举,必遭百姓群起而殴之。

而东林党大佬钱谦益,亦借济南城中举人士子的英勇无畏之举在报纸上发布了一篇文章。

文章阐述了大明如今形势之严峻,以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之壮语。号召天下青年士子能以济南士子为榜样,投笔从戎,以身报国。

文章结尾,则是一首自言乃是为新军所做之军歌:

君不见,汉终军,弱冠驱虏请长缨。

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

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

况乃国危已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

弃我昔时笔,著我战时衿,一呼袍泽逾十万~

高唱战歌齐从军!净胡尘,誓扫夷虏不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