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过早朝之后,朱由校正看着昨天司礼监批红的奏折,外面太监禀告,说是户部尚书毕自严求见。
虽然还不知道他来做什么,可朱由校还是立刻让他进来。
“陛下,今天上午,臣在户部见了山西蒲州商人张云成,他表示愿意捐献的二十万两,说是为了大明扩建水师,巩固海防。”
“三日之后,银子便送到户部!”
毕自严进了养心殿,君臣见礼之后,他便直接说明了来意。
“既然是商人们的一片拳拳爱国之心,那就收下吧。”
“对了,最近前往户部询问银号之事的商人还多么?”
朱由校听到山西商人的时候,微微一愣,原本他还想让锦衣卫的托出面捐献,没想到居然有人这么自觉,不过他也没有在意,转而问起了银号的事情。
“每天都有商人从各地赶来,根据户部昨天的统计,前来询问的商人已经有七十八人。”
毕自严工作十分负责,每天都会查看人数,才能不假思索的回答回来。
“七十八人,每人十万两押金,朝廷能有七百八十万两,相应的股本也不会少于这个数。”
“我大明现在一年的税收是两千七百万两,还是差了不少,不过距离年底还有段日子,还会有一些的商人参与进来。”
“银号的事情还得你多操心,至于捐献的事情,银子暂时放在国库里,专门用于水师的建设,以后每年都要将花费的数目写清楚,公示天下。”
朱由校计算了一下数额,根据他的想法,这家银号的本钱不能少于千万两。
这些银子并不是用于放贷,而是分散到全国各地的分号之中。
至于吸储,根本不用担心,只要这家银号成立,一些大城市的银号、钱庄基本都会没有生意做,实际上这次的商人有不少就是原本经营钱庄生意的人。
只要这家银号开的够多,各地的商人都会愿意将银子存入这家银号之中,单单这些人的银子就会是一笔极大的数字,普通百姓的银子反而不是很多。
“臣遵旨!”
毕自严对于朱由校的要求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当即答应了下来。
“你可还有其他的事情?”
朱由校看着毕自严,询问道。
“臣并无他事,臣告退!”
毕自严听到朱由校这么说,知道他没有别的指使,便躬身行了一礼,退了出去。
“若是朕没有记错的话,内阁大学士韩爌就是蒲州人吧?”
朱由校看着毕自严离开,缓缓开口问道。
“陛下圣明,韩阁老正是蒲州人。”
魏朝连忙应声。
“去找邹义问问,这个张云成是什么人。”
朱由校吩咐了一句。
“奴婢这就去!”
魏朝说着,便走了出去。
韩爌是张四维的女婿,这件事情朱由校是知道的,这个张云成是张四维的什么人,本家还是恰巧姓张?
想到这里朱由校忍不住自嘲的笑了笑,世界上哪有这么巧的事情。
作为内阁大学士,韩爌的人际关系,东厂自然有记载,不敢说他的九族都在上面,起码三族都有记载。
“陛下,张云成是前朝内阁首辅张四维弟弟张四教的孙子,韩爌是张四维的女婿。”
很快魏朝便回到了养心殿,将两人之间的关系说了出来。
“朕知道了。”
朱由校点了点头,就说这个世界上不会有这么巧的事情。
看来韩爌对于自己的政策还是支持的,否则也不会让自己的内侄当这个出头鸟。
不过他倒是帮了自己一个大忙,人家内阁大学士都让自己的亲戚捐献,这会坚定很多商人的信心。
朱由校猜测的没错,户部附近有不少商人的仆人盯着。
张云成捐献二十万两的事情,比昨天的消息传的很快。
他的身份自然也不是什么秘密,对于这些事情,商人们的消息都很灵通。
就像朱由校想的那样,当看到韩爌的侄子都捐献的时候,一些有志于入股大明要成立银号的商人纷纷到户部表示要认捐。
这年头可不存在后世那种明星诈捐的事情,你既然说了要捐银子,若是敢不捐,往小了说这是戏弄朝廷命官,往大了说就是对朝廷、对圣上不敬,抄家灭族都是可以的。
接下来几天,来户部认捐的商人络绎不绝。
毕自严也十分开心,遇到捐献数额大的商人,他还会亲自接见一番。
他知道虽然朱由校说这银子专门用于水师的建设,可真要是遇到了什么事情,恐怕第一个想要挪用的便是他。
以前也不是没有商人为朝廷捐献的事情,只是那都是偶然事件,数额一般也不会这么多。
自从上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