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神曲(1 / 3)

“这里有些意思。”

洋灿胆子大,绕到双尸神后背。

发现两具尸体后背贴合的地方,刺青了一副地图。

反正不会尸变,洋灿便让我帮忙把尸体分开,他将地图快速抄了一遍。

尸体有股子温热,像睡着一般。

洋灿说,那是因为此地极深,下面有地心岩浆,故而保得尸体千年不僵万年不凉,与长生没什么相干。

我将男尸微微拉起。

哐当一声,掉下枚玉圭来。

玉圭为帝王祭祀之物,非天皇地主不可佩戴。

翻翻古代帝王画像,手中捧着一块顶部是三角形的玉器,那就是玉圭。

这玉圭是极品和田玉。

白的没有一丝污垢,堪称异宝。玉圭表面,镌刻黄豆大蝌蚪篆字,内里填有丹砂,形同一只只人眼吸走魂魄。

我赶紧捡起来,不敢细看。

地图这种东西,现代来说非常普遍,但古代而言,盖因生产力落后,地图一直被贵族掌握,锁于金匣秘不示人。

刺在双尸神后背的地图,是一张我从未见过的世界地图。

跟现在地图完全不一样。

当然,画的很潦草,只有大致的海岸线和轮廓。

怎么形容呢?

地图的陆地,像一个月牙,或者猪腰子。

陆地之外,是汪洋大海,用黑色的水波代替。

被月牙,或者说这个猪腰子围起来的,是一片内海。内海用红色水波代替,表示重要。而内海之中,有一岛屿,尤为突兀。

那岛屿形状古怪,周围起起伏伏,好像在大海里修了长城。

洋灿歪头看了看。

说道:“这块大陆不像猪腰子,倒像一个手脚蜷缩的婴儿。”

我点了点头:“也许吧,你说它是吃了一半的烧饼也行。我还不知道,地球有这种形状的陆地?”

“这应该是根据山海经画出的地图。”

洋灿倒吸口凉气。

双尸神后背的地图,与西方提出大陆漂移假说的原始地图相当吻合。

西方科学家认为,在世界诞生之初,并没有亚洲欧洲。陆地板块是连在一起的,周围是汪洋大海。

而陆地中有内海。

一日,内海与外海震动,摧毁了大陆。

陆地才各自漂移,形成了今天的五大洲。

“你看这,还有这。这应该是一份航海计划图,他们希望沿着地图的路线,从大陆进入内海,内海上的岛屿特别加粗了,应该是目的地。”

“为何要刻在尸体身上?”我觉得恶心。

洋灿道:“上古没有纸。地图这种东西是很精密的,不能有破损,刻在奴隶身体上既保险,又便于携带。我想,双尸神在以前是活的,西王母驾崩后,才作为陪葬品殉陵,安置在神宫让后人膜拜。”

“也就是说,这是一份太古地图?”

我感到不可思议。

陆地那么大,古代先民茹毛饮血,究竟是如何勘探的?

洋灿道:“大禹时,有一神人擅长行走,动如风雨,名曰竖亥。大禹自会稽称帝,召天下诸侯。防风氏不至,禹王斩其首,命竖亥丈量天下疆土。竖亥行十年,献大荒图。东极至于西极,二亿三万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北极至于南极,二亿四万六千八百里三十六步。由此可见,在古代人的世界里,陆地应该是接近于方形的。”

“可这仅仅是传说啊?”

洋灿摇了摇头:“其实我有很多把握,大陆漂移假说确实是存在的。我们目前看见的陆地,其实是漂移后,未被海洋淹没的部分。还有三分之一,在深海之下!”

我将尸体身上的玉圭取出。

上面丹砂如血,灯光下散发妖冶之色。

擦拭了几次,玉圭的红光仍然刺眼。看了看,这玉圭的蝌蚪古字,竟是夏篆!

至少是大禹称帝后才有的文字。

若此地是西王母陵。

为何会有夏朝帝王的玉圭,还有这夏篆?

洋灿不识夏篆。

要破译夏篆没这么简单,我得先参考甲骨文、金文,再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我用石头在地上写,洋灿啧啧称奇,我发现这个人连蝌蚪文都不认识。

“我们当时的队伍,有专门的语言文字学专家,破译密文自然不用我操心。”洋灿解释道。

我跟他聊天:“洋灿伯伯,当年在吴姖天门,你们究竟遭遇了什么?”

“等出去了告诉你。在吴姖天门,其实也有夏篆的存在,当然我不认识这些复杂的文字,只知道跟夏朝皇帝有关。”

“夏朝离秦始皇有两千年,哪来的皇帝。”

“哦,反正是那个意思吧,夏朝的最高统治者。”

有一搭没一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