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无法避免的医患矛盾,麻醉与主刀的关系(2 / 3)

呆在家老老实实等他回家。

“从明天开始,你别再步行上班了,开车去!”

“我答应你!”

周灿点头答应。

高空坠物确实很可怕,要不是当时他凭借对危机的应对本能,躲得快,后果不堪设想。

第二天,周灿正常上班。

心胸外科的那位血气胸患者,出血已经止住了,左肺呼吸声也增强了许多。

水封瓶内冒出的气泡明显减少了很多。

这都是好现象。

说明患者的病情正在好转。

不过气胸很容易复发,患者就算出院后,肯定也要小心休养。

那位从馨香医院转过来的胸骨骨髓炎病人,经过手术后,目前生命体征正常。低烧也已经退了,血压、心率稳定。因为担心再次发生感染,与家属沟通后,患者住进了心胸外科的监护病房。

相对来说,住在监护病房属于无菌环境,各方面的护理、管理都会更好。

蒲医生昨天晚上找周灿,想要跟着他混的事情,应该是打稳了主意。

并没有给周灿发信息或者打电话。

周灿正好趁着过来了,准备找雪燕主任说一下此事。结果雪燕主任还没到。

她平时一般都是接近八点的样子才会到医院。

没办法,周灿准备傍晚过来时再找她说这件事情。

回到急诊科,他想要尽快把分离术也提升到六级,自然是卖力的做着手术。

约摸到了上午十点四十分的样子,他已经做完了十三台手术。当然,其中有好几台只是一级小手术。

即便如此,效率也已经十分惊人了。

第十四台手术,却是一位直肠脱垂严重的患者,目前已经是大便失禁。

昨天被急诊科收入,做了检查后,今天紧急安排手术。

像这样的患者,如果到肛肠外科就诊,等床位就需要至少一天时间。然后做各种进一步检查、商讨手术方案、排手术,到最后做手术,起码需要三四天时间。

但是在急诊科做手术,时效缩短至少一倍。

昨天收治住院,今天上午就安排做手术。而且操刀的人是周灿,实际手术能力不弱于一般的外科主任医生。

现在,他的切开术也晋升到了六级,他的信心比以前更足。

患者早就被送到了预麻间。

此刻手术间翻台工作完成后,患者直接被推了进来。

说明一下,做这种大一点的手术,需要全身麻醉或者腰麻,都会提前由管床医生把患者送到手术室预麻间。

以前,急诊科的手术间条件简陋,连万级手术间都没有。

所谓的预麻间,更是不存在。

通常与苏醒室一起混用。

而且以前的急诊科,做三级手术做得很少。

本身只有许医生有着做三级手术的能力。但是他属于戴罪之身,再加上外科谢主任的打压,还有就是其它科室也有意维护自己科室的利益。

同样赞成谢主任对急诊科的一些打压行为。

于是,急诊科一直卑微的生存着。

做的都是紧急手术中的一二级手术。遇到紧急大手术,最多就是初步处理,比如帮患者止血,或者心肺复苏、升压等等,帮患者稳住生命体征后,叫专科的医生把患者捞走。

如今的急诊科,在周灿这员超级干将的努力下,再加上全科室齐心协力,终于有了很大的起色。

有了属于自己的百级手术间。

也有了专业的换床间、预麻室、苏醒室。

苏醒室除了用于患者的术后麻醉苏醒,也用于患者术后观察。

另外再设一间术后室,想都不要想。

不过急诊科手术室,能有现在的条件,周灿与许医生等人都已经十分满足。

乔雨与马晓兰,翻台后早就铺好的床巾。

合力把患者抬上手术台。

就只等着麻醉医生前来实施麻醉了。

患者的年龄是32岁,属于较为年轻的女患者。

在预麻间已经做好了麻醉前的准备工作,所以,患者目前是处于不着片缕的状态。

没办法,在手术间,医生没办法照顾到患者太多的隐私感受。

医生只能把绝大多数精力和心思,都用于治疗患者的疾病。

有很多手术,患者是没办法穿着衣服进手术间的。

不过为了保护患者的隐私,特别是女患者,医生会在患者身上体贴的盖上一次性无菌床单之类。从这一点,也能看出预麻间的重要性。

手术室的配套设施越齐全,患者的手术感染风险就会越小。

很多手术必须在百级手术间完成,主要就是为了减小术中感染的机会。

“程女士,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