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这病治得专家都怕了,真正的医术得从病人身上学习(2 / 4)

查血Rt后发现淋巴细胞比例升高到了47%,骨髓穿刺没发现异常,查/L。AST也就是谷草转氨酶。

查它就肯定也会查ALP,也就是碱性磷酸酶,达到了141U/L。

紧接着给患者查了血培养与痰培养,估计这位专家仍然怀疑患者是病毒或细菌感染。

没有太大收获后,外院专家有些懵圈了,一横心,给患者申请了腹部CT。

估计这位专家上次只查了个腹部B超,觉得有一定局限性。

对病灶部位的检查表述不够清晰。

于是这次补做了个CT。

结果提示患者的肝大,出现了脂肪肝,脾脏也仍然偏大,左侧附件区低密度灶。

看到这个结果,周灿心中暗叹,专家要是离了众多的高科技医学检查仪器,恐怕要被直接打回原始社会的诊疗水平。

就拿这个女患者来说,专家上次只做了腹部B超,就没有发现患者有脂肪肝与卵巢病变。

CT结果提示左侧附件区低密度灶,其实就是卵巢肿瘤或囊肿。

这次,外院专家害怕被打脸,给患者做了一个肝穿,并且送病理检查。

检查结果为肝细胞轻度浊肿,可见小灶性脂肪变性及散在点灶状坏死。

汇管区轻度扩张,较多淋巴细胞浸润。

小叶周界板出现轻度破坏。

肝窦内同样发现了淋巴细胞浸润现象。

外院专家最终给出的诊断意见为慢性肝炎,脂肪肝,胆囊息肉。

再一次给患者做了保肝治疗,抗感染治疗。

患者在医院住院治疗长达近四个月,病情好转后出院。

这期间,患者的发烧一直没有治好。

从高烧转为低烧,直至出院仍是低烧状态。

出院后,继续保肝治疗。

患者回家后,晚上经常出现发烧,甚至达到38度以上。

就这样,又过了半年的样子,患者无缘无故出现双眼赤红,视物不清,右侧耳朵嗡嗡作响,听力也是严重下降。鼻塞。

女孩的妈妈一看女儿的病情一直没治愈,现在比起最开始的症状反而加重了许多。

她担心再找那位专家治疗会出现更严重的问题,这次就换了一家医院。

谁知那家医院的医生查了三天都没能查出病因。

于是女孩的妈妈只能再次找那位外院专家。

这次,外院专家接诊后,说话很委婉。意思就是他从医几十年,还没遇到这么难缠的疾病。鉴于女孩已经出现了病情恶化,建议家属去图雅医院或其它大医院看看。

这个套路与大兵奇志的金盆洗脚城简直太像了。

这位专家已经展尽平生所学,可是仍然治不好这位女孩的疾病。再治下去,摊上人命,砸招牌那是肯定的。

所以,外院的这位专家建议家属带着患者去‘霍霍’其它医院的专家。

这种事,很多医生都干过。

女孩的妈妈本想着去图雅医院挂个专家号,谁知专家号非常难抢。

正好这次听说馨香妇幼医院会有大批图雅医院的专家前来坐诊,于是带着孩子赶紧过来了。

刚开始一看有妇产科的张碧华教授,还有海外名校毕业的博士生,这位妈妈还觉得挺高兴。心想总算来对了。

谁知杜冷给她女儿开了多项检查,并且科谱了一大通各种疾病的专业医学知识。

最终才知道,这位海归博士就是个银样蜡枪头。

理论知识很厉害,实际的诊断能力却差得要命。

“张主任,我女儿这病能治吗?”

女孩的妈妈倒也听过张碧华的名头,此刻,她对女儿的病都已经近乎绝望了。

“您先别着急,不管多难的病,只要找到了真正的病因,对症下药就能药到病除。我们这么多专家在这里,背后更是有着图雅医院的雄厚医学实力。就算今天我们在场的专家查不出病因,也会请求总院的相关专家开展专门会诊,尽最大努力治好您的女儿。”

张碧华温和的安慰着这位濒临崩溃的妈妈。

“杨婵,你给患者做一下体格检查。”

考虑到患者是年轻女性,由女医生为其做体格检查最好。

杨婵给患者做了体格检查。

体温38度,明显发烧。脉搏115次/分,血压,右侧腹股沟可触及一个质软淋巴结,可活动。双眼球结膜轻度充血,睑结膜无充血及水肿,巩膜正常,没有出现黄染。

咽轻度充血,左侧扁桃体肿大,上面有脓苔,有咽反射存在。

患者双下肢无力,站立不稳,并且伴随双足两侧与足底疼痛。

另外,患者存在一定的听力障碍。

“考虑到您女儿有站立不稳,下肢无力等症状,需要给她做个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