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死亡处理流程,重症医学科最厉害的是麻醉医(3 / 4)

。害怕被病人喷一脸的痰。

好在暂时还没有发生这种事情。

等到脑出血的车祸病人情况稍微稳定了一些后,周灿再次跑到7号床位,拿起病人的资料研究。

这个肠道弥漫性出血的病人,难道出血原因查不出来吗?

他最喜欢琢磨这种难以诊断的疑难病例。

如果能找到出血的原因,也许就能找到治疗方法。到时候,病人也就有可能病情好转,得以返回普通病房。

当然,肯定没有想像的那么简单。

住进这里的病人,专科的主治医师、主任医师都已经把过关。

连他们都找不出病因,足以说明难度极高。

“小周,老拿着7床病人的资料研究,是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胡医生主动走了过来。

“您说这位

。患者的消化道出血真正的病因是什么?”

“这哪知道啊!肠胃科多位主任专家都已经会诊过,目前只能锁定是大肠内出血,可以排除肿瘤、息肉。主治医生冒险给患者做过肠镜,用过止血酶,甚至对出血点喷洒过肾上腺素。可是效果不明显。就像打地鼠,这处出血止住了,新的出血源又会冒出来。”

“最后做出的结论是大肠段弥漫性出血。之所以愿意把他收进ICU,是因为他属于消化道慢性出血,肠道并没有发生穿孔。”

胡医生详细给他解说着病人的情况。

从这些对话中可以看出胡医生绝对是一位合格的ICU医生。

他对病人的情况了解得清清楚楚。

能做的各种治疗措施也全都做到位了。

“这么说来,患者应该是大肠内壁广泛性出血,病灶多发。按理说,大肠多处位置出血,患者不会出现伤口溃烂感染吗?”

周灿好奇的问道。

大肠内的细菌群落非常多。

人的粪便就是在这里形成。

“说也奇怪,患者入院前就已经黑便超过半年时间。按理说,应该早就发生感染并且肠道穿孔了。可是他并没有出现这种情况。”

胡医生对这点也是十分纳闷。

这位病人确实有着诸多不合常理的地方。

世间的疾病千奇百怪,有很多病因、病候,超出医生的理解范畴。

就像当今世界上有着无数的世界未解之谜,以人类当今的科学根本无法解释。

这时,8床又响起了机器报警声。

周灿赶紧放下手上的资料,走过去处理。

只见病人的血氧饱和度下降到了75%,这已经很吓人了。

而且还在快速、持续下跌。

机器不停发出警报。

病人的脸部、嘴唇发绀,这就是缺氧最直接的表现。

肯定是呼吸出了问题。

周灿赶紧检查病人的呼吸机,安装正确。

冷凝水刚倒过没多久。

然后俯身听了听,并没有明显痰鸣音。

脉氧夹也没有松脱之类的迹象。

他找不出原因在哪,回头准备叫胡医生过来帮忙。

结果,胡医生就站在身后。

“遇到这种情况,先不要慌。可以先调整一下呼吸参数试试。”

胡医生显得极为镇定。

对呼吸参数做了调整后,患者的血氧指数终于停止下跌,并且开始持续回升,速度还挺快。

周灿长松了一口气,亲眼看到患者的口唇发绀现象一点点消失。

问题得到了解决。

“学会了吗?”

胡医生问他。

“原来呼吸参数不能固定不变啊!看来我要学的东西还很多,以后还请您多多指导。”

周灿从没有在ICU工作的经验,这一天学到的东西,他觉得比一年学到的还多。cascoo.net

不知不觉间,已经到了下班时间。

明明说好的四点下班,结果交接班的医生五点才入场。

过来交接的医生是一位四十岁左右的中年医生,身形削瘦,脸上没什么表情,眼神缺少正常人的活力。似乎对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变得麻木。

这位石医生,少言寡语,说话时一丝笑容都没有。

完成交接,从ICU出来后,周灿禁不住问道“交接的那位石医生好冰冷,好严肃呀!”

“习惯就好。石医生为人其实挺不错,遇到事情,也是热心肠。他以前是麻醉医,后来转型到重症医学科当了一名主治医师。不出意外的话,他今年就会升上副高职称。”

胡医生给周灿解释。

麻醉医大多数都是孤芳自赏,不喜欢与人过多交谈。

并不是他们高冷。

而是与他们的职业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