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2入宫(2 / 3)

外,明日就要入城献俘。”
魏广德正坐在书案后处理公文,芦布进来低声禀报道:“礼部那边也已经布置好午门,请老爷去看看,是否需要改动。”
“嗯。”
魏广德鼻子里哼了一声,但却没有其他动作,直到手里文书全部看完,拿出便条做好票拟贴在奏疏上,这才抬头问道:“明日就是献俘大典吧。”
虽然无甚大事儿发生,可每天自全国发来的文书也是一大堆,三个人分别看也是很耗费时间的。
“是的,老爷。”
芦布答道。
“那去看看吧。”
魏广德放下手里的公务,起身,带着芦布就出了内阁,直接前往午门。
此时午门因为明日的重大活动,前两日就已经进行了打扫,显得干净整洁多了。
魏广德到了这里,先上午门看了眼,午门楼前楹正中御座已经摆好。
魏广德没有过去,而是直接站到城墙边往下看。
魏广德过来,自有在此的礼部官员过来迎接。
魏广德详细问了下明日百官站位,锦衣仪仗的安排以及钟鼓司和教司坊乐队的位置。
是的,明朝重大典礼活动,都离不开鸣鼓奏乐。
详细了解了仪式程序,魏广德忽然问道:“刑部的奏疏,宫里批红没有?”
前两日,魏广德就已经把刑部奏疏票拟,这也是规矩。
献俘礼上对战俘的处置,虽然他早就安排好了,可依旧要走一遍程序,那就是刑部建议处刑,内阁和司礼监票拟批红。
在献俘礼上,刑部尚书还要读一遍奏疏,然后皇帝才下旨处置。
“好像没有。”
魏广德的话,礼部官员自然是答不上来的,倒是身旁跟着过来的芦布说道。
“一会儿你去刑部问问王之诰情况,若是司礼监还没有批红,就让他亲自去催催,不能耽误正事。”
这种事,虽然他就在宫里,可却不会亲自出面。
该是刑部的差事儿,自然要刑部自己处理。
“礼部的告示张贴出去了没有?”
魏广德回头对身旁的礼部官员问道。
“禀阁老,告示前日已经张贴,朝中文武百官和左近乡老都已经通知到了。”
张贴告示只是个形式,各个衙门和一些京城里外一些德高望重的乡绅,礼部会专门安排书吏前去通知。
“礼部做得很好。”
魏广德点点头,这次大典礼部按时准备仪注,又把大典场所布置的很好,魏广德表示很满意。
转头,魏广德对身后跟着的一个身穿飞鱼服的锦衣卫千户问道:“锦衣仪仗,晚些时候要进场熟悉一下,尽量确保万无一失。”
“是,魏阁老。”
那锦衣千户抱拳躬身答道。
下了午门城楼,魏广德走出午门,御道东侧已经摆好一张大案,这是呈送捷报檄文的书案。
到了下面,魏广德就对礼部官员说道:“让引礼官走上一遭,我再看看。”
随着他话音落下后,礼部十余名引礼官就在招呼声中退到外面,然后分先后走到午门下不同位置站定,身边礼部郎中小声介绍引礼官对应带领的人是谁。
“献俘大典多年不曾有过,所以要谨慎些,多走几遍,免得出现纰漏。”
魏广德临走时对那礼部郎中说道,然后一个人回了内阁。
第二日天还没亮,京城的大小官员、勋贵都纷纷起床洗漱,穿戴好朝服准备参加典礼。
很快,就有官员云集在午门外等候。
和后世典礼一样,每一步都是计算好时间的,当清晨来到时,锦衣仪仗已经自承天门迈着整齐的步伐向午门开来。
一步一顿,充满力量感。
这也是宫廷禁卫特有的一种步伐,营造出一种庄重、威严的氛围,尽显天家气象。
随着锦衣卫仪仗开来,沿途百官纷纷让出道来,静静看着仪仗迈着整齐的步伐走到午门外两侧站好。
内阁三人站在前面,这会儿都是回身看着,却不多发一言。
魏广德是知道张居正不喜欢这种形式的,他偏好务实,只不过对朱元璋定下来的规矩也不好多说什么。
毕竟是大明皇宫,自然有该有的气象。
那边御史已经开始点人,清点是否有迟到官员,而礼部引礼官从午门两侧出现,他们身后带着负责宫廷内礼乐的教坊司人员,很快就到了仪仗之后,也是按东西两侧陈设大乐,北向而立。
负责国家典仪的鸿胪寺在午门前设的两名赞礼官员,和承制官及宣制官一员,也是很快到位。
此时宫门紧闭,虽然不知道里面什么情况,按仪注此时万历皇帝朱翊钧也应该已经完成洗漱,准备过来了。
文武百官及诸蕃国使者,客人等,侍立位于午门楼前御道之南,按文东武西排班。
“三位阁老,要排班了。”
这时候,礼部一个引礼官过来对他们说道。
“好,你们安排就好。”
张居正随口答了句。
三人就在引礼官的导引下略微后退一些,到了礼乐之后,同时其他的文武百官、勋贵及诸蕃国使者和客人等,也在引礼官导引下侍立位于午门楼前御道之南,按文东武西排班站好。
当东方旭日升起,向大地撒下第一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