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元年十二月二十日,户部尚书王国光上奏。
“今公私困乏山泽关市之利已竭,开纳之例未停,各项搜括靡有了遗,乃于额外之,徵置之不问,夫取之本无千方不足,求诸原设一查有余,盖天下存留夏税秋粮共一千一百九十一万七千四百五十六石有奇,其初议留俱,从宽绰,除岁用外,计可剩银百万有余。
使有司岁岁如数徵足,其有余皆必积贮,则水旱不能,灾盗贼不能,为困乃今遇有兵荒,非奏留京,需则奏讨内帑揆厥,所由实缘监司因循,有司姑息,以存留为可缓以,追寻为太过。
窃谓欲国储之充裕莫先于核存留之额数,乞行各直省,照每年所报岁入、岁用、文册、磨明白,立限解部,旧额若干、支用若干、余剩若干、本折色见贮仓库若干、拖欠若干,与部中老册相对明白。
臣等通融会计以后,专备本处各正项支用,其余剩者,解送京库济边,未完分数照新例参。”
张居正把王国光的奏疏递给魏广德,笑道:“今年风调雨顺,户部终于是有了结余。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请您用浏览器来访问!
把银子收上来,免得下面人又把银子分了。
幸好今日没有藩国使节到来,进献贺表,所以魏广德在万历皇帝祭拜天地和祖庙,来到皇极殿升殿后,百官只是行八拜礼。
“八拜之交”的具体内容和仪式非常繁琐和庄重,在行礼时,行礼者需要按照特定的顺序和方向进行八次鞠躬或叩头。
“八拜之交”指的是那八拜?
按照后世流传的说法,就是管鲍之交,源自管仲和鲍叔牙的故事。
内容不多,魏广德也没什么意见。
魏广德听到张居正建议早早将蓟镇军抽调万人前往辽东,只是思索片刻就说道。
明朝财政不足,该收的税收不上来,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今日礼部报,二十七是吉日,可定为封衙这日,我已经批了可。”
而今年,各地看到要用赋税进行考评,因为是第一年,自然不敢造次,担心撞到朝廷的枪口上,所以没人敢让地方士绅拖欠税赋。
“次辅大人所言极是,今年税赋能如数徵足,全托首辅大人考成法之功啊。
魏广德快速看完王国光的奏疏,随手递给吕调阳,看着张居正点头说道:“汝观言之有理,此事朝廷宜早作打算,免得地方上生出不该有的心思。
按照《皇明祖训》中的规定,“凡正旦遣使进贺表笺,王具冕服,文武官具朝服。涤宝用宝讫,置表于龙亭,王率文武官就位。王于殿前台上,文武官于台下,行十二拜礼。
反正官府让交多少,魏家就照此缴纳,总比正常该交的少许多就是了。
“二十七封衙,是不是早了点。”
对流传下来的这些传统,大多是以一种看戏的心态,甚至或许在内心深处还很是鄙夷。
魏大官人都按照官府要求缴税,谁还可以以各种理由拒绝、拖延朝廷的赋税。
不过此时大明内阁里,依旧保持着充分的警惕。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在《皇明祖训》里可是把整个大明朝的礼仪定的明明白白。
不是对钦天监预警可能的水患,而是从关内调拨到辽东钱粮,为营建宽甸六堡做准备。
有了这个核心,其实穿越必造反就是个笑话。
地方上没银子,那征税的时候还不按律征收,否则地方衙门的运转都要出问题。
不过王汝观也有担心,言有司见有存留,就对应缴之税缓交,岁徵不足,则以后也难有积贮。
不过那时候,也就是我明军设伏的时刻。”
政务讨论完成后,开始闲聊时,张居正不由得对魏广德提议道。
在一场持续两日的,纷纷扬扬的大雪中,万历元年悄无声息的走过了。
凡遇天子寿日,王于殿前台上设香案,具冕服,率文武官具朝服,行祝天地礼。若遇正旦,拜天地后,即诣祖庙行礼毕,升正殿,出使官,便服行四拜礼。文武官具服行八拜礼。”
不过在他完成礼仪后,想到过去老师所教,和书本上的东西,不觉又很是欷。
此时吕调阳看完王国光的奏疏,也是附和魏广德的话。
但是实际操作中,赋税和杂税大多会叹道摊到别人的田地里,他要交的并不多,但绝对不是没有一个铜子儿的税钱。
好吧,明朝官员放假都是看着吉时来的,可不会随便定下时间。
他请旨,令各省计算收支和将结余全部抵京济边,善贷以为如何?”
忘年之交,孔融和祢衡的故事。
至于他是进士,私田是不是免税,其实大明的税太复杂,除了赋税,还有徭役,还有杂税。
“让李成梁率部驱逐就是了,正面交战,辽东军当有必胜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