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就是中庸的本意。
所以对于漕粮的运输,不管是走陆路还是走运河,亦或者走海运,都要,总有一种适合你。
后世民间笑谈“都是成年人,当然是选择全部都要”,在魏广德看来,其实就是符合中庸思想的。
“善贷,你看看这份奏疏。”
魏广德值房里,今日迎来一位客人,是工部尚书朱衡。
从朱衡手中接过奏疏展开阅览,魏广德很快就眉头微皱,心头一沉,不由得问道:“工部已经对治河,完全失去信心了吗?”
这份奏疏,其中主题思想很简单,就是修改漕运的时间规则。
在朱衡这份奏疏里,奏请每岁十月开仓,民输粟;十一月兑完,漕卒受粟;十二月开封发船,二月过淮,三月过洪,四月到张家湾,奏请永为定例。
也就是把漕运起航的时间提前,以避开黄淮一代水患区域,最大限度缓解洪水对漕运的影响。
当然,以前不这么做并不是古人没有智慧,而是选择这个时间点运输漕粮,其实问题也很多,主要就是运河水源的难题。
运河主要通过沿线河道补充水源,按照朱衡的意思,漕船集中在年初发船,那时候偏偏就是枯水期。
实际上就算按照朱衡的建议,提前进行漕粮运输,大量漕船也会因为水位的关系不能快速通过运河,把漕粮运抵京师。
只能说,朱衡选择了没有办法的办法。
“以往几年一次洪水,自隆庆三年起连年洪水泛滥,工部是真没太好办法解决了。”
朱衡苦笑道,“现在也只能如此,保证尽可能多的把漕粮安全运抵京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