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着“项链”的雌豹名为奥莉。
生活在亚马逊雨林里的美洲豹大多数没有名字也没有编号, 事实上,要统计这里一共生活着多少只美洲豹都是一个基本上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只有那些曾经被人类跟踪研究过或救护过的个体才会属于自己的独特称呼。
奥莉出生在距此六十公里开外的林区, 同窝还有一个姐姐。
抚育姐妹俩的雌豹正处壮年, 带大两只幼崽原本不会成为任何问题,可那段时间从亚马逊到潘塔纳尔的偷猎活动都很猖獗, 这只雌豹不幸撞上了一个偷猎团伙。
联邦调查员和环保局专员在河边发现了雌豹残缺的尸体, 并意识到它正处于哺乳期,抱着微弱的希望在附近找了一圈。
也是老天眷顾, 其中一个探员低头去捡掉落在地的钥匙串,正巧发现了藏在树洞里的两只幼崽,当时它们已经饿得叫不出声了。
美洲豹救护中心接手了剩下的工作, 经过一番艰难的救治, 投入了大量人力和药剂资源,才把这两只幼崽从死神手中抢了回来。
奥莉是只幸运的小猫咪。
放在平常时候, 从小被人类救护的美洲豹基本很少有能成功放归的,救护中心一般也不考虑放归, 而是考虑移送到动物园或者架设在自然保护区里的半开放笼舍,但是正巧有一个专家团队提出要进行野外研究, 救护中心就从适龄的幼豹里挑选了体格最健壮的三只,交给了这个团队。
奥莉从五个月大开始接受野外训练,一岁大的时候跟着几名专家转移到雨林外围的基地适应环境, 并在两岁时完成了整个训练流程。
专家们给三只美洲豹打上了追踪器,试探性地把它们放归到食物充足、豹口数量又比较低的区域,并进行了为期六个月的追踪调查。
进程......不太顺利。
其中一只雄性美洲豹坚持了两个半月, 前期混得还不错, 后期因为一场战斗失利导致后腿受损, 不得不捡食维持生命,最后因为食物中/毒被接回救护;
另一只雌性美洲豹坚持得时间稍微长一点,但定位器传回来的数据显示它一直在游荡,某天地图上的红点不再挪动,专家们追到附近,发现它战斗中受了重伤,同样不得不被接回救护。
两个同伴接连失利,奥莉就成了独苗苗。
它也的确很争气。
在被放归后的第四个月专家组发现奥莉的活动轨迹变得规律起来,始终不超出某个范围,于是推测它已经成功获得了领地。
这个推测是正确的。当时奥莉正面击退了一名对手,夺取了它的领地和猎场,也因此获得了休养生息、调整状态的权利。
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变故,在停留了三周后,代表奥莉位置的标记路线再次变得混乱,犹如一团被打乱的毛线球。这只雌豹在附近徘徊了一段时间,然后毅然决然地一路向西,直到最近才又慢慢下脚步。
这片新领地面积不大,但资源丰富,位置又合适,怎么看怎么像是个长期发展的好去处,专家们都很为它高兴,确认当天还开了香槟庆祝。
第二天早上环保局一通电话打来,又发来一个信息共享渠道,把两个团队联系上,他们才发现代表奥莉的这个绿点正在代表伊西穆卡娜家族的一堆红点边上发光发亮。
摄影组:“......”
专家团队:“......”
虽然关注这两只雌性美洲豹的人群不太一致,但它们都是在人类世界挂了号的明星豹子,现在一个往东,一个往西,中间的再被接走,可不就王见王了么。
手心手背都是肉,一时间大家的血压都在升高。尤其是专家团队。
自从听说伊西穆卡娜最近一年都在忙着往外扩张领地、而且边上还有伊休妲当帮手二打一根本不讲武德之后,他们每天早上起来都要去瞄一眼显示器,生怕独苗苗被连根拔起。
然而这场被两个团队和无数网友惦记的“世纪会面”却始终没有发生——
直到今天。
在林登和野化专家开始到处找氧气面罩时,奥莉和它从未谋面的邻居正站在缓冲区两头搁着互相张望,判断着彼此的意图。
凭借第一印象奥莉就知道自己在战力上没有优势,如果贸然行动只会招致伤害,所以它表现得非常谨慎,吼叫归吼叫,脚下生了根,希望通过社交的方式解决问题。
站在它对面的安澜就没那么多担忧了。
半分钟时间不足以让她知道年轻雌豹是只“有头有脸”的猫猫,但完全足够她判断出对方的退让趋向,于是一不做二不休,拔腿就往缓冲区对面走。
本以为双方至少会有一个试探性的接触,谁承想对方看到她靠近,抽了抽鼻子,瞳孔就缩成了细线,如临大敌地把重心往后一靠,似乎随时随地准备要逃跑。
防止失联,请记住本站备用域名:
安澜百思不得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