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要这么高吗?”
“这条件开出去,人家还犹豫呢。”秦淮茹叹了口气,钱给的是够多了,但是这年头,看中钱的有,但是心中的信仰依旧不减。这么说吧,来这村子里实习的,都是秦淮茹带着人,一个一个忽悠过去的,什么留下来也能建设祖国之类的话术那是一套跟着一套的上。
才勉强留了一些人。
真以为这年头的编制没威力?
“我是说,如果按照你们的模式,是不是不需要增派技术人员。”东方复兴的意思就是不要搞秦家村这么好的,要把技术复制过去。
“领导,我还是那句话,身家百万,带毛的不算。我就问一句,如果,按照我们养殖场的标准,别的不说,门口检查消毒那一项,能够每天都做到吗?”
这要是换个没下过基层的领导来,立马就拍着胸脯保证——可以。
这算什么。
在这些没下过基层的人眼里,只要他们说了,下面就会乖乖配合。
但是东方复兴不一样,只是那一条,他就知道其中的艰辛。
为什么坐在养殖场前面的不是一个普通的老头,而是秦淮茹叫三叔公的存在。
不就是在告诉他们,哪怕是他们村子,这么重视技术的一个村子,也是存在着不守规矩的家伙。这并不是一个人知道其中的重要性就可以的。而是需要集体知道其中的重要性。
事实上,这种事情,远没有东方复兴想象之中的简单。
王守仁从一开始,让奎大头到秦家村来收货,带着大家发财,这只是第一步,算是勉强建立了双方之间的信任关系。大家对于能够带大家发财的王守仁是信任的。
到了后面的十年,这个关系也没有断。
为什么?双方除了亲密的关系之外,还有一股共同抵御外人的心,一个村子的利益牢牢地捆绑在了一起。
你要搞事情,那你就是村子的敌人。做了村子的敌人,这年头,莫名其妙消失个人,上面连查都不会下来查。
通过一年又一年的捆绑。
王守仁在73年左右的时候,提出的大棚种植。
提出来的时候,没有人响应,响应的只有寥寥几人,最后,还是秦淮茹家和秦京茹家种上了。
就这么过去了一年的时间,当秦淮茹家和秦京茹家告诉大家自家赚了多少钱之后,他们才真正明白,王守仁究竟有多厉害。
为此,村子里最权威的族叔,特地登门拜访。
已经83岁的老头,跟王守仁在屋子里足足谈了一天,再到后来,族叔亲自召开了全村大会,力排众议,让大家都上大棚。而那时候的塑料布,是王守仁弄回来的,几乎不要钱。为什么不要钱,就是因为他有个不大的空间,弄这些塑料布已经足够了。
但是村子里的人不知道啊,他们都以为,王守仁为了他们,特地不知道去哪儿搞得塑料布,外面兵荒马乱的,这得多大的恩啊。
这一点,族叔亲自出来说,整个秦家村,都要感激人家,但凡有人要对不起人家,直接逐出族谱。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大家都知道王守仁收了秦淮茹,也没人说什么的原因。开玩笑,收了就收了吧,族谱不是开玩笑的。
也就是这一点,王守仁才算是在这村子里有了话语权。
可即便在有了话语权的情况下,建造养殖场,还得是他王守仁开的头,一开始的资金,也是他投下去的。直到养殖场真正看到产出的时候,族叔才又上门。
这次,双方又谈判了一番,最后,协商之后,算是村里的合作社,只不过王守仁占大头,他拿百分之四十,剩下百分之六十,分给村里。当然,不是白给,大家要拿钱出来入股。当天,族叔宣告这个消息的时候,还有半数的人不想入股。
就这,还是村长一家一家上门说,才算是同意。
养鸡场建立起来之后,问题也随之而来,尽管强调了很多遍,依旧很多人选择偷懒,例如,打扫鸡舍的时候不用心,认为随意点好。给鸡喂饲料的时候手法也粗糙。甚至,偶尔还会有小孩过来特地吓鸡,吓得那些鸡有好几天都不下蛋。
这些个问题,一桩桩一件件,哪怕是秦淮茹是秦家村的人,这一路走来,她都有心想掐死一些人。
你以为她的气势是怎么来的?
那都是被这群刁民逼出来的!
所有,在东方复兴说要折腾另外一座养鸡场的时候,秦淮茹就只问了这么一句。
东方复兴也就识趣地不继续下去了。
为什么?他太了解基层了,知道基层之中,有多少犟种,你跟他说“不行”,他觉得他自己行,那他自己就是行的。
你跟他说鸡该这么养,他觉得不对,分分钟给你饲料配比给改一改。
文化层次越低,犟得越厉害,他太知道这里面的艰辛了。
“如果您想有更多的工作岗位的话,我这边倒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