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章 婚礼(1 / 2)

公主作为帝王之女,身份高贵。

婚礼由宗人府、礼部按照礼仪筹备婚礼,严格按照三书六礼执行,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首先,陆渊需要找一个媒人,当然不是市井间的媒婆。

明朝不像是历朝由宗室或是公爵主婚,这场婚礼的主婚人是皇帝,那陆渊这边的媒人也不能是等闲之辈。

陆渊找上桂彦良作为媒人。

首先是纳采,民间已经大.大简化了流程只需要口头上向女方求婚,但陆渊是需要递出婚书的。

这婚书陆渊自然不懂写,任务就落到了桂彦良头上。

老桂修修改改写了半个月才完成。

在女方收到婚书之后,就是交换草帖。

女方草帖的内容有:女方的生辰八字,女方籍贯,家庭情况,以及陪嫁资产。

男方在收到女方的草帖后会将女方的八字进行问卜。如果结果是大吉,男方也会将男方的草帖给到女家。

至于陆渊双方是否八字相合,钦天监的阴阳师敢给出不合的结果吗?这是嫌自己命太硬了!

交换草帖之后便是交换定贴了,双方这才算定下婚期。

在民间这之后就可以准备相亲了。

虽说婚礼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在互换定帖之后还有相亲的习俗。相亲时男方会选一个日子,准备礼物给女方,约定一个地方见面相看。

见面后,如果男方中意女方,会把一只金钗插到女方发中,即“插钗”;如果男方中意女方,则送给女方彩缎两匹,谓之“压惊”,表示婚事不成功。其实从头到尾女方都处于被动地位,婚姻能不能成功全在于男方的决定。

这一步,陆渊这边自然省略了。

之后就是纳币了,也就是下定礼。

珠翠、首饰、金器、销金裙褶,及缎匹茶饼,加以八只羊牵送,金瓶酒八樽,装以大花银方胜,以罗帛贴套花为酒衣,酒担以红彩缴之。

男家用销金色纸四幅为三启(三份婚启),一礼物状共两封,名为"双缄",仍以红绿销金书袋盛之,或以罗帛贴套,五男二女绿,盛礼书为头合(盒),共辏十合或八合,用彩袱盖上送往。

女方接受定礼盒子后要放在正屋的厅堂上,备上香烛酒果,告祝天地祖宗,然后请夫妇双全者开启。

同时女方须在当日回礼。

回礼有:紫罗及彩色缎匹、珠翠须掠

(即胡梳,梳理胡须的小梳子)、皂罗巾缎、金玉帕环、七宝巾环、箧帕鞋袜一类的女工。

以及原定礼中一半的茶饼、果物、羊、酒,除此之外,还需回送一对回鱼箸,以空酒樽一对,投入清水,放入四尾金鱼,再插入箸一双、葱两株,挂在酒樽外回礼。回鱼箸象征夫妇生活如鱼得水。

在这之后才是下聘礼。

之前都是桂彦良在忙活,陆渊就待在家里,到这时候终于陆渊出马了。

这日一早,陆渊与桂彦良一同带着早就准备好的聘礼和表文前往皇宫。

陆渊身后两个仆从提着一对大雁,十分显眼。

这出自礼记,昏礼,下达,纳彩用雁。

为何用大雁呢?因为在周代男人们孔武有力的象征就是狩猎,人们是把鸿雁这种猎物作为求婚者精于射技,具备社会和家庭责任能力的一种象征。

同时婚姻以雁为礼,象征一对男女的阴阳和顺,也象征婚姻的忠贞专一。

还有固定的三金,金钏、金镯、金帔坠。

剩下的就看财力而定了。

陆渊后面,捧着、抬着各色礼物的侍者足足排出一里有余!吸引了不少百姓围观!

这漫长的队伍,

一路走到皇城,一些孩子就一路跟到了皇城根。

等到陆渊派人散了喜糖,这才欢呼着散了。

承天门前也挂着红绸红灯笼,一片喜气。

有太监一直在门前等着,看到送礼的队伍,立即跑去喊太子。

朱标就在承天门的值房等着,立即带着朱植出来相迎。

朱植一见陆渊就要跑过去喊师父,被朱标连忙拦住。

他们旁边还有一位穿着大红吉服面有长须的老者,这是礼部侍郎杜泽。

按理说,这场婚礼的女方的媒人该是礼部尚书,但朱元璋却是钦点了礼部侍郎杜泽作为媒人。

杜泽早年在沂水县儒学训导,后升任司经局试校书,又熬了三年,朱标直接拔擢为东宫侍从讲读。

从詹事府出来,杜泽直接坐上礼部侍郎的位置。

很可能用不了多久,礼部尚书的位置就是他了。

杜泽作揖道:“不知两位贵客因何而来?”

桂彦良道:“陛下以伉儷之重加惠宁远侯陆渊、率循典礼有不腆之币、敢请纳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