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可曾想过,为何历史上的封建王朝都延续不过三百年,便会灭亡?”
“这自然是因为末代君主昏聩无能,任用奸臣,以至于民不聊生。”朱标毫不犹豫地说道。
陆渊摇摇头:“其实末代君主昏聩,只是一部分原因,甚至是小部分原因。”
“甚至,一些末代君主并不昏庸,但他们还是成为了亡国之君。”
“王朝延续不过三百年,这是巧合,还是必定就会出现一个昏君?”
陆渊的话,让三人开始思索起来。
这一想,他们顿时都是一惊。
似乎,历代的王朝真的没有能够超过三百年的。
而那些大儒的说法都是王朝末期的君主昏聩无能,远贤臣,亲小人,这才导致国家灭亡。
另外一些人则是认为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那你说究竟是因为什么?”朱棣最先沉不住气,开口问道。
“历史上的封建王朝的延续之所以无法超过三百年,其中的原因多且复杂,但其中一个关键的原因便是气候!”陆渊沉声说道。
“气候?”朱标有些费解。
“不错,地球的气候是以每三百年为一个周期,冷暖交替。”
“正因为如此,每个封建王朝的后期,便会出现极端的恶劣天气,出现各种天灾!”陆渊说道。
“来人!给咱去查查各朝代的史记!”朱元璋吩咐道。
李公公立即应声而去。
“而一旦出现全国大面积的灾害,那百姓自然民不聊生,如果再遇上一个昏君,百姓活不下去了,那自然只有造反了。”
“而那些文臣并不明白其中的原因,只是将这些天灾当做上苍降下的惩罚,将其归咎于皇帝的失德。甚至一些大臣联合起来逼迫皇帝下罪己诏。”
“反而对于天灾没有作为,这样各地的动乱只会越演越烈。”
“最后这个王朝被推翻,建立新的王朝。”
“哼,这些个文官真是该死!”朱元璋怒道。
他老朱就是出身在贫苦农民家庭。
在他小时候,家乡便是连年的蝗灾,又发生瘟疫。
而那些贪官污吏却是只想着敲诈百姓,一点实事都不干!
不到半个月,他的父亲、大哥、母亲先后而去。
只剩下他自己和二哥。家里穷得根本揭不开锅,哪里有钱买棺材!
是邻居给了他们一块坟地,兄弟两人用破布包了亲人的尸体草草掩埋了。
朱元璋一路流浪,见多了生离死别。
他是真的清楚百姓面对那些天灾人祸会有多么绝望。
他就是因为吃不饱饭,这才参加了义军。
而如今,当了皇帝之后。
一些文臣也是自以为是读书人,高人一等,甚至暗暗鄙夷他这个没读过书的放牛娃。
有时候他做出的决定,还会跳出来指手画脚,强迫他做一些不愿意做的事情。
开口就动辄什么圣人之言,仁君之道。
朱元璋早就厌烦了这些家伙。
陆渊继续说道:“而崇祯皇帝面对是小冰河期,天气的恶劣程度更胜于之前的王朝。”
“崇祯元年陕西发生大旱,第5年发生饥荒,第6年发大水,第7年闹蝗灾,第8年闹干旱,第9年闹水灾,第10年庄稼颗粒无收,第11年再次发生蝗灾,第13年大旱,第14年大旱,导致百姓只能吃山里的野草,最后草吃没了,连树皮也啃没了。”
“14年又发生了可怕的瘟疫,疫情还传至京城,导致当时的京城人口死亡近4成。”
“村无吠犬,尚敲催征之门;树有啼鹃,尽洒鞭扑之血。黄埃赤地,乡乡几断人烟;白骨青磷,夜夜似闻鬼哭。欲使穷民之不化为盗,不可得也。”
听着陆渊说出来的一桩桩一项项,三人都是沉默了。
房间内只有他们粗重的呼吸声。
朱元璋就不必说了,他就是从那灾荒年月里,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
而朱棣和朱标也是去赈过灾的,亲眼见过了受灾百姓的凄凉。
这一桩桩并非冰冷的数字,而是代表了一条条鲜活的人命,这都是大明百姓的命啊!
他们甚至不敢想象,那大灾之年,赤地千里,乡乡无人烟,路有冻死骨的景象。
这样的情况下那些恶吏还上门盘剥,那百姓便只有造反了。
造反是死,不造反也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