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救人一命(1 / 2)

当谢招娣说完后,郑亚民都惊呆了,他没想到谢招娣竟然会给出这样的答案。

虽然他也知道很多国有企业最终变成私有,会是一个大的趋势,但是没想到她竟然说得这般笃定,而且还能说出78年发表的文章。

就这个答案给到他的震惊远远超出她答应要给他看相。

“你怎么就如此肯定未来的政策呢?”郑亚民问。

他自认自己还算善于钻研国家的政策变化,却也没有她这般笃定。

她到底是自信?还是算到的?又或是其他原因?

谢招娣知道他感兴趣,也难得遇到一个能与自己交流一下国家政策的人,索性就坐着聊起来了,“现在报纸上关于深圳等沿海地区的发展都有报道,经济特区的发展算是初步见效。

随着改革开放,发展深圳行政区,出租地皮,房地产的序幕也已经拉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各种经济都会像野草一样疯狂发展的。

而且昨天我看报纸,现在不仅仅沿海地区,就是一些南方地方,经济也在疯狂发展,尤其是温州,自制小商品,商品出海,各种小物件,比如纺织、皮革等,甚至还要是中关村诞生,小市场已经初见雏形。

你说,现在这个时代,算不算猪都能起飞的风口呢?”

听完谢招娣这一番话,郑亚民已经完全被折服了,没想到一个妇人,竟然能有如此深远的见解,简直超出他的想象。

“另外,深圳的房地产序幕拉开,将会带动一大批企业的发展,比如钢筋砖块,五金电器等等,同时也会催生出一批工人,从而促进工人的生活。

当然,这些都只是表面的,而深层的是什么呢?是经济体制下的企业变革,现在就是一个强者可以更强的时代,弱者只要抓住机会,也会变成强者的时代!”

谢招娣不知道为啥,说起这些的时候格外的兴奋,明明以前读书的时候最不喜欢的就是历史,可现在却对历史的变革有着一股天然的敬畏。

可能是自己正处于一个即将被写进历史的年代。

郑亚民完全震惊了,就连看她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对了,郑厂长,你说你们出去交流学习什么的,一般是什么时候去呢?最近会不会出去呢?”谢招娣问。

本来她还想着等孩子再大点,或者多存点钱后再去深圳,可是现在,她觉得必须得提前了!

不管到底在不在那边做生意,跑一趟是必须的。

但是她又不能像个无头苍蝇的一样跑过去,没有熟人,没有关系,压根就不会有人搭理。

所以她得先找个人搭个桥,先过去沟通下关系啥的。

若是郑亚民他们厂里刚好有这样的机会,而且又能带上她的话,岂不是两全其美?

“你想去深圳?”郑亚民一眼就看出了她的谋划。

谢招娣倒也没藏着掖着,直接点头。

郑亚民想了想,“下个月,厂里确实会派一批人去一趟深圳,主要是学习采样,但是去的人主要是我们厂里的技术师傅,如果到时你想去的话,我给你安排个名额,一起。”

谢招娣没想到,这机会竟然来得这么巧,笑意瞬间就堆满了脸,“这可以吗?会不会不太合适?”

郑亚民也没拆穿她,明明想去得要死,还故意这么说。

“没事,我到时给你安排,时间定了提前跟你说。”

得了此等好机会,谢招娣总得感谢人家一番的,巧笑着道,“那厂长,你之前说想让我帮你看一下相,还有好看吗?免费!”

“你倒是还真是个会做生意的。”虽然是这般说着,却还是把手递了出去。

一说到正事,谢招娣立马就严肃起来了,装作一本正经地给人看相。

时间很短,表情也很平静。

谢招娣想,有些人当真是命好!生来就是一帆风顺的命!比如周志强,比如郑亚民。

不过相比起周志强,郑亚民倒也还是要弱一点,但是总的来说,他的人生算是很顺畅的了。

三十岁接手鞋厂,运营得也不错,后来整改,成立自己的品牌,接着子孙也听话懂事,渐渐地把品牌做大做强,相比起那些颠颠撞撞的创业史,他的发家史简直算是风平浪静。

当然,这也要归功于他对政策的敏感程度,每次都能站对风口。

“怎么样?”郑亚民焦急地问道。

“你们鞋厂是不是很久没检查了?”谢招娣问。

郑亚民很是纳闷,“没有呀,前不久刚检查完,都没有问题。”

“所有的机器都检查到位了?”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