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渐西斜。 崇政殿内的考生,基本都完成了答卷,开始最后的检查工作。 毕竟,这次考试很可能是他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场考试。 能否改变命运,就看这一遭了。 因此,即便再怎么重视,也不为过。 便是如范仲淹、梁适这等自信心十足的考生,也是一遍又一遍的复查。 明星考生,也是有烦恼的。 关注越多,压力也就越大。 好在他们二人都是那种抗压能力极强的人,反复检查数遍之后,他们几乎做出了同样的判断。 正常发挥! 又过了一会,考生们先后提交了答卷。 如同贡举殿试时一样,御药院的内侍们,负责收拢答卷,然后送往弥封处。 黄昏降临,第一批誊录好的答卷已然送到了编排所。 此次出任考官的分别是翰林学士晏殊,翰林学士李谘,判登闻鼓院事周起,以及御史中丞刘烨。 毫无疑问,考官阵容十分的豪华。 只是相比于贡举,考官的人数倒是少了一些。 这也正常,毕竟贡举殿试的人数远比制科殿试多得多。 不仅如此,制科的阅卷时间也比贡举殿试要少。 只有两天时间。 …… …… …… 转眼间,两天过去。 福宁殿。 晏殊等人的工作效率很高,阅卷工作基本完成,如今只剩下最后一道评判。 御前定等! 制科及第后的待遇,虽然很高,但制科的淘汰率也是非常高的。 高标准,高回报! 此次参加制科的应举人,一共有五十六人,其中,三十六人连阁试那一关都没过。 最终走到殿试的,不过二十人。 而现在,能够被呈到李杰桉头的,不过五人而已。 就这,还是李杰特地嘱咐过的缘故。 如果没有提前打过招呼,只怕录取率更低。 当然。 这只是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一科的考试结果,经晓通算可为师法科的考试时间,要稍微靠后几天。 两者的考核内容,截然不同,自然不能放到同一时间同一考场。 如果让经晓通算科的人参加此次殿试,录取率恐怕会更加的惨不忍睹。 “陛下,经过臣等商议,贤良方正科,仅有五人,可入等。” 说着,刘茂勤从晏殊手中接过答卷,然后递到了李杰面前。 “卿等稍候,容朕阅览几分。” 拿到答卷后,李杰先是翻看了一下卷首,果不其然,范仲淹、梁适、胡瑗,赫然在列。 紧接着,他挑出了范仲淹的策论。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看到这句话,李杰不由微微一笑。 果然很符合范仲淹的风范,教育为先,而这也是范仲淹一生都在践行的事。 一以贯之! 同时,他也想到了一件很久很久以前的事,在他的少年时期,学校的围墙上刷过类似标语。 【百年大计,教育为先】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生在红旗下,长在红旗下的李杰,远比这个时代的人,更加清楚教育的重要性。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兴则国兴。 放眼当下,亦是如此。 如今活跃于朝堂之上的官员,都是传统教育下的文人,虽然其中不乏聪明的,能够领会自己意图的。 但有些思想,难免是根深蒂固。 如重文轻武、重儒轻法、重农轻商等等。 (PS:宋朝的商品经济虽然发达,朝廷也没有过度抑制商业,但商业的地位确实不够高。 在士大夫眼中,商业,不过是为国取税的渠道之一。 且商人重利轻义,不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 言归正传。 故此,在李杰看来,未来一二十年的时间,都是一个过渡阶段。 在新学体系下成长起来的官员,才是大宋崛起的主力。 当然。 旧有体系下的官员,也具备改造价值。 范仲淹,不就是一个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