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 李杰并不知道一次大赦,居然意外改变了狄青的命运。 按照原有的历史,狄青先是被充配到远州(靠近边境)的牢城兵,而现在,因为杜衍的涉入,他现在的发配地却变成了应天府周边。 并且,原本的刺面,也改成了刺掌背。 面涅将军的称号,怕是没了。 不过,即便李杰知道了此事,大抵也不会太过在意。 狄青,固然勇武。 但也不是非他不可。 未来,以大宋的战争潜力,纵使没有狄青这等名将,依托兵器的领先,以及足够的训练,大宋的部队,也能所向披靡。 这不,夏州李氏,基本上被打服了。 契丹,虽然还差一点,但短时期内,对方估计也不敢再次发起进攻。 尽管契丹和夏州李氏都被打懵了,但未来几年,李杰并不打算继续进攻。 大宋的国土的确广袤,可真宗也确确实实是个败家子。 真宗在位期间,因为东封西祀,大兴庙宇,肆意滥赏等活动,不知耗费了多少钱财。 李杰继位后,又相继打了两场战争。 虽然战争取得了胜利,可实质性的收益却很少。 如果继续发动战争,国库的钱,怕是不够用。 因此,接下来几年,大宋将以休养生息为主,同时,尽可能的开拓跨国贸易。 陆上丝绸之路和海外贸易,双重并举。 当然。 饭要一口一口吃。 虽然早在秦汉时期便出现了海外贸易,但那时的海上贸易并不是主流,到了魏晋时期,海贸方才日趋活跃。 真正迎来爆发,则是唐朝中叶以后,彼时,唐朝由盛转衰,唐王朝也失去了西域地区的掌控。 陆上丝绸之路,至此受阻。 唐朝商人以及外商,不得不依仗海路贸易。 然而,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并不是发生于北宋,而是南宋。 宋室南渡之后,南北交通彻底断绝,另外,西北地区又是游牧民族的天下。 国土萎缩,赋税减少,可军费却又居高不下,南宋政府只得将目光放到海上。 相比于南宋时期的海外贸易,北宋时期虽然也有海外贸易,但是却不怎么受重视。 直到元丰三年(1080),王安石变法期间,北宋政府才颁布了第一项海外贸易法规——《广州市舶条》。 (PS:宋徽宗时期,市舶司的收入仅占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左右,到了南宋时期,市舶司的收入能够达到国家总收入的20%左右。 事实证明,北宋政府,确实不太重视海贸,毕竟,占比太小,一年只有一百多万贯。 主要是没有尝到甜头) 下午。 未时。 “官家,寇相求见。” 听到这话,李杰放下了手中的札子。 “摆驾崇政殿。” “是。” 一旁,刘茂勤听到摆驾崇政殿,不由愣了一下。 其实,单独接见某个朝臣,没必要去崇政殿,毕竟,崇政殿是大殿,如果只有两人,难免空旷了一点。 不过,这次是寇准还朝之后,第一次觐见,规格高一点,也是应当的。 没过多久,李杰移驾崇政殿。 “老臣,参见陛下!” 寇准虽然六十有三,但身体还算康健,站在那里,嵴梁依旧笔挺。 或许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此时的寇准面色很是红润。 站在崇政殿,仿佛又回到了当年。 “平!” “赐座。” “谢陛下!” 寇准微微向后退了两步,坐到了椅子上。 “寇卿,朕此次召你回京,主要有三件事。” 闻言,寇准微微点头。 在抵京之前,寇准已经做好了心理建设。 官家不可能无缘无故的召他入朝。 这次回来,肯定是有什么棘手的事需要他办。 寇准数度沉浮,他本来以为自己已然看澹了名利,并且也做好了老于西京的打算。 然而,当看到召他入朝的诏书,寇准仍然没能抵挡住诱惑。 哪怕他知道,此次入京,很可能会面对艰难险阻,但他还是来了。 “首先,第一件便是兴学。” “富国强兵之策,最终还要靠人去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