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迩英阁。 又到了上课的时间,今天讲课的是晏殊。 众所周知,晏殊的词写得很好,恰好今天授课的内容便是诗词歌赋。 课堂临近尾声,李杰忽然开口问了晏殊一句。 “先生可去过钱塘?” 听到这个问题,晏殊稍感意外,少顷,他摇了摇头。 “臣未曾去过。” 李杰轻轻的‘哦’了一声,神色间多了几分失望之色。 “原来先生也没有去过。” 晏殊微微一笑:“人生有穷,我朝幅员万里,独一人之力,又岂能尽数观之?” “听说那里很繁华。” 李杰面露‘向往’道:“前几日,我读到一篇词,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听到这篇词,晏殊脸色微微一变。 这是柳三变的词。 景德四年,孙何从杭州归京,连带着这首词也传到了京师。 彼时,此词一出,京中颇有些洛阳纸贵的架势。 这首词写的确实好,纵使没去过钱塘之地的人,也能透过这篇词感受到钱塘的繁华。 至于,孙何为什么会特地传播这篇词,其实也不难猜。 孙何和王禹偁皆是一时名臣,两人素来交好,而王禹偁和柳三变的父亲柳宜交好。 另外,孙何和柳永的叔叔柳宏还是同榜进士。 有这两层关系在,加之柳三变确实有诗才,孙何提携一下后辈,自是应有之义。 其实,对于柳三变这个人,晏殊心中是颇为惋惜的。 论诗才,柳三变绝对是当世首屈一指的词人。 只可惜,成也诗才,败也诗才。 天禧二年(1018),柳三变第三次参加进士科考,结果和前两次一样,他还是没能考上。 这一科中,柳三变的长兄柳三复倒是金榜题名。 也许是忿怒,也许是不甘,三次落第后,柳三变愤而写下了一篇词,名为《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此词一出,柳三变在士林之中的名声瞬间急转直下。 你柳三变清高! 你了不起! 一会是‘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一会又是‘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功名在你眼中,还比不上流连欢场? 彼时,柳三变已是天下闻名的词人,每每有新词出世,都会被广为流传。 这一篇词也不例外。 等柳三变醒悟过来,想要收回之时,已然为时已晚。 当然,也有人能够体会柳三变的心情,觉得他只是科考不中发发牢骚。 落榜学子,发发牢骚,很正常。 但坏就坏在柳三变太有名了,如果他是私下发发牢骚,肯定没人会去管他。 身为知名人物,汴梁网红,柳三变不该让这篇词广为流传的。 因为这篇词,让很多人对柳三变惋惜的人转变了立场。 此后,柳三变的风评急转直下,从风流才子,变成了欢场浪荡子。 不多时,晏殊收回思绪,缓缓道。 “昔年,曹子建七步成章,乃盖代之才。” “然,官家可知陈思王是如何看待诗词的?” 李杰当然知道,他等得就是这句话,不过,在晏殊的印象中,他肯定是不知道的。 所以,他微微一拜。 “请先生指教。” 晏殊抚了抚须,缓缓道:“陈思王言,辞赋小道,固未足以揄扬大义,彰示来世也。” “官家,此言何意?” 李杰若有所思,沉吟半晌道。 “陈王的意思应是,辞赋,小道尔,不足以宣扬大义,垂范后世。” “先生,我懂了!” 这一句我懂了,顿时让晏殊把准备好的话重新咽回了肚子里。 官家懂什么了? 晏殊有心想问,可又怕问到什么不该听的。 想了想,晏殊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