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傍晚,李杰终于买好了所有东西赶回了家,这番采购几乎把身上的钱花的一干二净,好在原主还有点武功底子,否则几十斤重的东西单靠他一个九岁的少年还真扛不回来。 这次芙蓉镇之行也让他弄明白了今夕是何夕。 嘉熙元年(1237年),距离灭金之战已然过去三年,南宋联蒙灭金也是实属无奈之举,在灭金之战前,金朝其实已经衰弱到了极点,失去了作为屏障的作用,朝廷内部也不是不懂得唇亡齿寒的道理,但是此时金国的实力连‘唇’的作用都尽不到。 而且联蒙灭金的最初提出者还是蒙古一方,为此蒙古不惜数次威逼南宋朝廷,甚至做出了强行借道的举动,偌大的朝廷内部又怎么可能全都是瞎子,道理他们都懂,但是朝廷又如何敢一而再再而三的拒绝蒙古人的威逼。 两害相较其轻,一方面是惹恼强大的蒙古,另一方面是跟在蒙古身后喝汤,顺带报了靖康之耻,何况就算南宋朝廷不答应,蒙古人也不是没有能力单独灭金,他们拉上宋廷,一来是为了让宋廷为他们提供粮草,二来降低自身的损失。 反正在蒙古人眼里,南宋也不过是下一只待宰的羔羊,此时给宋廷些许甜头又算得上什么,等他们重新整顿好内务,届时必然让宋廷十倍百倍的吐回来。 宋廷也明白,一旦金国灭亡,他们接下来与蒙古之间必有一战,而且蒙古答应与他们共分金国的领土,朝廷一方面希望多获得一点领土,提升一下战略纵深空间,二来也希望通过这次合作,延长一下与蒙古之间的蜜月期,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准备迎接下一场战争,报仇真的只是顺带的一件事。 另外朝廷内部不少官员也无法拒绝开疆拓土的诱惑,期间金国的统治者也数次作出让人匪夷所思的举动,直接把潜在的盟友推到了敌人一方。 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南宋朝廷最终无奈的选择携手蒙古南北共同夹击金国,结束了长达一百多年的宋金之争。 回到家卸下重物,李杰先是去房间给穆念慈报了个平安,想必她心里肯定非常着急,毕竟在她的印象中,小杨过可从未独自一人出过门。 还未等李杰打开房门,里面便传来了穆念慈略显急促的话声。 “咳咳……是……过儿回来了吗?” 李杰打开房门一看,穆念慈正准备挣扎着起身,他赶忙上前把她托了起来。 “娘,等急了吧,您瞧,过儿这不是安安全全回来了吗?” 穆念慈有些心疼的望了一眼李杰:“是娘的不是,否则我儿也不用在这天寒地冻的时候独自一人出门。” 说着说着她的眼里便留下了两行泪水,李杰心里微微一叹,好是安慰了一番她方才止住泪水,随后他又绞尽脑汁的尽量把自己的芙蓉镇之行说的有趣一些,当然省略了不少自己准备赚钱的事情,直到穆念慈破涕为笑他才回到厨房开始煎药做饭。 截止至当前,最让李杰满意的一点就是,家里有一口大铁锅,对于吃货而言,煎炒烹炸样样离不开铁锅,陶土制作的釜可没法做出各类色香味俱全的珍馐美食。 根据铁锅的使用痕迹,李杰推测这口锅应该是穆念慈初到牛家村定居的时候买的,那时候她身上肯定是有钱置办铁锅的。 这年月普通的乡下家庭还真用不起铁锅,不是说买不起,真的咬咬牙谁家还凑不起一口铁锅的钱,准确地来说,是用不起,或者说没必要。 煎炒烹炸所消耗的油以及各种调味料远远超出普通家庭的承受能力,绝大多数农村家庭的调味料仅有些许粗盐以及自制的酱油,其他的香料几乎很少用到,毕竟贵。 铁锅在这个时候已经逐渐普及开来,哪怕镇上的小饭店都用上了铁锅,谁还不知道炒菜好吃,但是因为使用成本的缘故,绝大多数农民至今仍旧使用着原始的陶釜。 所以,乡村最常见的的烹饪器具不是铁锅,而是陶土制作的釜或者陶土制作的鼎,谁家要是天天吃炒菜,在村里绝对是土豪级别的,向铁匠铺的那位铁匠,天天吃的就是炒菜。 李杰做晚饭的时候就收敛了一些厨艺,做出来的味道像极了第一次做菜的人,尽管滋味一般,但是穆念慈仍旧吃的津津有味,喝完药吃好饭,穆念慈忍不住困意又睡去了。 等到一切收拾完毕,李杰便开始正式制糖,《天工开物》中记载的制糖方法用到的是甘蔗,但是眼下买不到甘蔗,用黑糖块来代替其实也是一样的。 首先先将买来的糖块放入缸中用火熬成黑褐色的糖浆,然后另备一口缸,上面安放一个瓦质漏斗,用稻草堵塞瓦溜的漏口,将熬好的黑砂糖倒入瓦质漏斗中,等黑沙结定,除去稻草,用黄泥水淋下漏斗中的黑砂糖,黑渣从漏斗流入下面缸中,漏斗中留下白霜便是白砂糖了,俗称糖霜。 采用这种办法作出的白砂糖尽管还无法和现代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