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余波(1 / 2)

簪花宴结束了,各怀心思的士子们纷纷离去。

李杰望着天空的明月,皎洁的月光为夜色添上一笔别样的景致,打发了驾车等候的小厮打算步行回去,路上不时有士子和他打着招呼,不少人仍然没有尽兴商量着再聚一场,看着众人的样子李杰十分理解他们的心态,毕竟自己比他们的阅历更丰富,所以可以更好的控制自己的情感。

簪花宴之后几日,宴会上发生的事情果然在福州城里流传开来,众人对此看法不一。

对于消息匮乏的古人来说,这件事情可谓十分劲爆,其中牵扯了两位名人一位是新晋案首夺得“小三元”的林平之,另一位是官宦世家的高升,其威力丝毫不亚于后世的某些劲爆绯闻,街边巷尾、酒楼、青楼等地方不时有人对此讨论不止。

酒楼里一位儒生对着旁边的好友说道:“没想到我们这位林案首还有如此诗才,恨不能当场一见!”

他的好友斜瞥了他一眼,促狭道:“那你只能等乡试之后的鹿鸣宴了。”

“哼!不就是秋闱吗?你等着,今日之后我必安心读书,明日绝不外出!”

“嘿,你哪次不是这么说的,你应该将林案首所做诗文抄写之后挂在书房中,时常鞭策自己,你看诗文说的多好。”这位秀才说完吟起了李杰所做的诗文。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儒生听完好友念的诗文,心想自己之前一直都是明日复明日,羞愧的低下了头,随后下定决心闭门不出,在下次秋闱之前绝不外出,发愤图强,结果三年之后得中举人,一时传为美谈。

青楼里吟诗作对的士子们在闲聊之余,也对此事议论纷纷。大多数人对于高升的做为颇为不耻,纷纷向其口诛笔伐,不少人借机在小报上发表一些评论,骂得好的还能得到一笔不俗的润笔费,让一些囊中羞涩的士子们对此趋之若鹜,当然肯定要换个马甲开骂,毕竟高家也不是能够轻易得罪的。

平日里安生过日子的百姓们,在吃过晚饭后纳凉时也偶有讨论此事,对于胸无点墨的平头百姓来说骂出来的话可就相当难听了,什么生儿子没**,心挖出来是黑的,坏的流脓之内的话都算好听的了,更难听的就更多了。

总而言之,大部分人对于高升都是持负面评价的。

要说全城对于这个话题最为糟心的莫过于高升了,听着满城的议论悔不当初,每日在家里自怨自艾,借酒消愁。

钱夫人见儿子日渐消沉心疼不已,眼见这样下去人就废了,这天来到高升面前。

“我儿,大丈夫何为一点小事自怨自艾?这还是那个福清第一才子吗?”

“小事?福清第一才子?”高升听到母亲的话之后眼皮一动,此时已然忘了去给母亲行礼了,喃喃自语之后开口说道。

“母亲大人,您说是小事,孩儿不能认同。这次事情后,我之前辛辛苦苦积累的名声一朝丧尽,族人如何看我?天下人如何看我?”

“遥想当年苏武牧羊,太史公深受腐刑仍旧发奋完成未竟之业!你经历的这等事情难道不是小事?”

说完钱夫人不待高升回应,继续开口说道。

“大丈夫行于世,当知耻而后勇,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再去自怨自艾有何用处?须知有时候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钱夫人的话,如黄钟大吕,振聋发聩,高升愣了半晌,之后爬起身来整理了下衣冠,随后对着钱夫人跪下行参拜大礼。

“谢母亲大人,孩儿受教了!”

见状钱夫人心怀宽慰,随后说道:“那我儿打算如何行事?”

高升起身正了正身形,面露坚毅道:“孩儿打算效仿古人负荆前往林府,当面向林平之道歉,之后安心在家中苦读,待到金榜题目时必然能够重夺家族信任!”

翌日,高升脱去上衣背负荆条,向着母亲一拜之后毅然走出家门。

起初对于路上行人的指指点点,高升觉得羞愧难当,心中一度涌出放弃的念头,不过脑海中母亲昨日的话犹在耳旁低喃,顿时神色坚定,重新开始迈出步子,一步一步走向林府,对于周遭的议论声置若罔闻,荆条上的荆棘随着行走将后背刺得深疼,让高升眉头一路上一直紧皱着。

李杰正在院中习武,小厮前来汇报高升负荆请罪的消息让他一愣神,没想到高升能做出如此行径,这让他对于高升的印象大为改观,本来李杰对于宴会上发生的事情就没有计较之意,索性借着此次时机顺水推舟,当面表态原谅他好了,顺带还能扬个名,古人对于名声可谓十分看重的。

之后李杰换了一套正式的衣衫,对于高升也是一种尊敬,毕竟着短打去有点不太礼貌。

来到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