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军的战术虽然杀伤力不大,但却有效遏止了赵军的进攻,赵军被迫以战斗姿态,一步步前进。赵括回头看时,蒙骜已经快追上来了,虽然有不少人过去阻拦,但都不是秦军一合之敌。往上看,高高的瞭望哨上,站着三五个人,其中一人已届老年。赵括也不管那人是不是白起,就在阵中大呼道:“擒武安君!”
主将心领神会,也大呼道:“启!擒武安君!~”
营尉挥舞着大旗,高呼道:“擒武安君!~擒武安君!~”飞快地向前冲去,旁边十名护旗手紧紧护在前面,荡开秦军的阻拦往山顶冲去。
眼见大旗往前冲,所有亲营士兵也都激昂赶来,高声叫喊着“擒武安君!~擒武安君!~”不管不顾地顺着缺口冲了上去,秦军一时还真拦不下来;虽然不少赵军被刺伤,但大队一拥而上,反把秦军分成两块,给秦军也造成不小的伤亡,尤其是秦军大部分还生着病,身体虚弱。
一面冰着头,一面观察着山下动静的白起也听到了下面的呼喊声,问道:“彼何言?”
王龁道:“但丧心病狂耳!”
白起仔细听了听,道:“得之矣,擒武安君!哼哼,彼亦知武安君在此乎?”冲着台下叫道:”伯儿,与彼识武安君何人也?“
白起的大儿子白伯现在是白起的侍卫长,统领着一百侍卫。白起的亲营都被安排到南郡军各营充任军官,身边只留下一百人。疫情起来后,一百人多数染疾,但仗着身强体壮,勉强支撑不倒;每天的训练免除了,但每天的勤务并未受影响。
白伯听见父亲叫他,立即带了五十人,让他们执矛和箭,往前百步。就见赵军突破了秦营的防御,向山头扑来。白伯下令:”置矛!执弓!射!“五十支箭射出,冲到二十步外的赵军几乎全都被贯胸射倒,护旗手大部中箭。
白伯再一箭,将失去了保护的营尉射倒,大旗栽了两下,不甘地倒下了。其他人也将周围冲在前面的赵军射倒了一片。然后就是第三箭。
这五十人都是身经百战之士,虽然生病,武艺仍在。只三箭,就射倒了赵军数十人,完全震慑住敌军,赵军几乎停止了进攻,站在原地。被分成两块的秦营士兵用竹竿和弓箭袭来,周围不断有人倒下。赵军几乎是下意识地围成一个圈,抵御来自四面八方的进攻,把赵括围在中央。
赵括执戟大呼道:”武安君,识得马服子赵括否?“
白起头痛如裂,道:”无知狂儿,一如此也!“
王龁道:”彼釜中游鱼,疲为所擒也。“
由于赵军回缩,与秦军搅在一起,五十名侍卫无法再射箭,各执长矛,冲了上去。
赵军都是赵括的亲营,训练水平很高,周围的秦军只要敢硬上的,几乎非死即伤,所以秦军只能四面围着,呐喊着不敢上前。白伯率领白起的侍卫赶到,他们都手执长矛,步伐稳健。白伯率先上前,长矛虚刺一下,引得赵军防御,白伯第二下实刺,将赵军挑起,摔出圈外。受到白伯的鼓励,其他侍卫平端长矛,强攻强进,戳倒了一片。
白伯又对上第二个人,虚刺一下,引开对方的防御,一矛正中其腹,正要用力将其挑起,突然两眼发黑,手脚发软,疾病带来的体力下降在最关键的时候发作了。白伯虽然眼前发黑,但意识还清楚,勉强维持自己不倒下。但随后感觉脖颈上遭到重重一击,一股钻心的疼痛袭来,他终于支持不住,一头栽倒。
赵括见冲上来的这几十人非同一般,大喝一声,身先而出。就看见那名已经中了矛的士兵,将戟刺进白伯的咽喉上(他并不知道这个人是谁),其他人似乎有些失神。赵括手起一戟,将一名失神的秦兵刺倒。旁边两名秦兵挺矛刺来,赵括长戟一圈,两支长矛被打落地,赵括突步上前,一戟又刺倒一人,正当他准备甩开秦军尸体,继续进攻时,他的眼前也一阵发黑。左近的两支长矛毒蛇般向他刺来。身边的士兵大叫一声,挺身而上,挡在赵括身前,两名士兵均被刺倒。而他们争取到的这一短暂时间,让赵括恢复了视力和知觉。他见身边两人倒下,血脉贲张,手腕一转,长戟拔出,飞步上前,左右连续突刺,将两名秦军戳翻,前面已无敌军阻挡,他大呼大喊地向前冲去。身后的赵军也一声呐喊,齐齐冲出。秦军一拥而上,戈矛齐举,场面立时混乱,各种声音响成一片。
赵括冲了出来,回头看时,杀出重围的赵军不足百人,且个个带伤。赵括道:”吾将见武安君,诸君助我!“
大家齐道:”谨奉命!“
赵括看了一眼正在混战中的战团,将戟一横,冲上山顶。
数十步外,瞭望哨下,五十名侍卫一半弯弓搭箭,引弦而待,一半手执长矛,端然而立。
高台上,王龁高声叫道:”武安君在此,将军可释戈矣!“
赵括知道今天已经不能善了,约住士兵,道:”武安君,可敢与吾一战。“
那名军官道:”其势如此,胜负判然也,何庸再战!愿将军释戈,赵士卸甲,可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