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贾偃的话打动了将军,也可能是秦军的攻势震撼了将军。总之,将军不再坚持不得夜渡的教条,命令第二批渡河。手下人过来提醒,夜渡十分危险,将军指了指攻杀过来的秦军,问道:“汝以秦与河,孰为吉凶?”
第二批上了船,启航。平安无事。
然后是第三批……秦军的攻势越来越猛,赵军的防线不断后退,已经可以清晰地看到战线了。而这时,河面上起风了……
紧张的战事似乎让人忘掉了夜渡黄河的危险,第三批上了船。刚开到河中心就不对劲了,大批的船失去控制,在黄河中打旋,有些在拼命之下划出来了,大部分就此倾覆。
赵人不畏艰险的劲头表现出来。对岸的士兵听到自己人遭遇了危险,正等待自己救援,没有人退缩,驾驶着全部船只直冲过河,包括刚刚过河的赵卒,会驾船的也都上船过来。尽管中间有几艘也翻了,并没有阻拦住英雄的脚步。
不知多少只船齐聚河边,每艘只上十人的禁令也被打破了,只要有空位就尽量上;没余地了就开船,因为旁边还有船要靠岸!
一艘艘超载的船只行驶到河中央就翻了,几乎没有例外,但由于天黑浪高,更由于上船的人远远多过离开的,那些士兵落水的声音被淹没。岸边的赵兵还是在蜂拥地往船上挤。
战事越来越紧,防线越来越后退,那些守卫在战线上的士兵在拼死抵抗,只为给同袍留下多一点登船的时间。当岸上还剩下一万来人时,河中间的情形终于被大家发现了。风大浪急,天暗无光,河面上的情形看不清楚,但掉下水去的士兵呼救声,终于压过了风浪,被传到岸边。这时大家仿佛才惊觉,夜渡黄河是一件多么危险的事!
除了在岸上奋战的士兵外,几乎所有人都上了船。对秦兵的畏惧,战胜了对黄河的恐惧,除了留下几十艘准备运着断后的士兵外,其余船只集体起航,驶入黑暗中。……不知道有几艘抵达彼岸……
正在奋战的赵军这时也丢下敌军,掉头就往渡口方向跑,秦军的箭一片片射来,岸边倒下了一片。只要还能走的都上了船,走不了,有同伴搀扶的,也上了船。他们赶在秦军追到河边时,点开船头,冲进黑暗。留在岸边的重伤员拼死纠缠住秦军,任矛戟刺进自己的身体,也死死抱住秦军不放。
大约有十条船没有逃掉,被秦军俘获。他们都已经冲过河去,这次回来是想再接一批的。
济水对岸,胡阳乘着一艘小船过来了,只带来了几名公乘。虽然河水相通,济水却出奇的和平,与疯狂的黄河明显不同。胡阳虽然是夜渡,却十分平稳。
过河以后,胡阳见到了白起。白起很爽利地拍了一下胡阳的后背,道:“胡卿善战,吾当敬服!”
胡阳没有什么废话,直接一礼道:“启君侯,臣有策,愿君侯计之!”
白起道:“何策?”
胡阳道:“沿河而下,乃魏卷城,当长城之塞也。臣愿袭之。”
白起道:“当以何策袭之?”
胡阳道:“仍如其旧,昼伏夜行,不过两夜,可抵卷城。”
白起想了想,道:“赵军尽沉,昼日必浮于河。汝可沿岸打捞,多服赵服,诈称赵军败余之卒,或得其便。”
胡阳大喜,道:“谨奉君侯之教。”
白起道:“今夜可安眠,旦日乃起可也。”
胡阳道:“河济之畔,士民尚众,不可安眠,当急寻隐身之所。”
白起道:“孤之功,卿当半之!”
胡阳道:“不敢劳君侯之赐。建功立业,男儿自当。”
白起又爽利地拍了一下胡阳的后背,道:“好男儿!然孤终不敢贪卿之功。”
胡阳乘着船又回去了。对岸传来微弱的口令声,胡阳带着部队,不知去了哪里。白起划定了防区,放出警戒,到各营查了岗,天已经快亮了。他回到自己的帷帐内,衣甲也不解,倒下就睡着了,鼾声如雷。
天亮后,黄河上风平浪静,好像昨天的风浪只是一种错觉。但河面上飘浮着的尸体,诉说着昨夜那残酷的战事。有被水冲到对岸的,被赵军捞起,算是魂归故里;被冲到这一边的,被秦军捞上来,斩下首级,在军功上又能添上一笔。大多数被冲到下游,就不知会被谁剥去衣服,沦为他乡游魂。
魏长城起自黄河岸边,起始点建了一座小城,名卷。卷有令有尉,除了戍守长城,黄河水文、渔业、船渡等,也一应俱全。戍卒千人,都是各地征召服兵役的。城内居民约有数千,主要在各级司府当差。也有些开酒肆、逆旅的,经营各种生意的,主要住在城外,能住在城内的,都是巨商大贾。
城西七八里有一个小聚落,名叫扈。扈邑是个小渔村,大约百十户人家,邑民只有极少数种地,多数都在黄河上捕鱼。有所收获,除了留一部分自食外,都卖给卷城的鱼贾,然后可以在集市上换一些自己需要的日用品和食品。
中午,一支约千人的队伍出现在